《大方等如来藏经》文言批注(下)
药师山紫云居士
8.贫女喻
复次善男人。比如女性贫贱丑恶。世人所恶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全国。此人不知阅历时节。常作下劣生贱子想。如是善男人。如来调查一切众生。轮转存亡受诸苦毒。其身皆有如来瑰宝。如彼女性而不觉知。是故如来普为说法。言善男人莫自轻鄙。汝等本身皆有佛性。若勤精进灭众过恶。则受菩萨及世尊号。化导济度无量众生。
◎比如女性贫贱丑恶。世人所恶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全国。此人不知阅历时节。常作下劣生贱子想:比如女性(众生)贫贱丑恶,因怀贵子(如来藏智),此贵子(如来藏智)未来将成为转轮圣王统辖四全国。但此女性不知此贵子未来成果,仍将此贵子作为卑鄙贱子想。
◎如来调查一切众生。轮转存亡受诸苦毒。其身皆有如来瑰宝。如彼女性而不觉知。是故如来普为说法:诸佛如来观一切众生轮回六道受存亡之苦,众生身内有如来藏智为宝,但此女性(众生)并不觉知,因而之故诸佛如来普为众生说法。
◎言善男人莫自轻鄙。汝等本身皆有佛性。若勤精进灭众过恶。则受菩萨及世尊号。化导济度无量众生:说众生请莫生自我小看鄙劣的主意,众生本身皆有佛性,若勤精进灭除各种业障、烦恼,则能够成为菩萨或佛的名号,以此名号教化劝导救济度脱无量众生。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比如贫女性 色貌甚庸陋 而怀贵相子 当为转轮王
七宝备众德 王有四全国 而彼不能知 常作下劣想
我观诸众生 婴苦亦如是 身怀如来藏 而不自觉知
是故告菩萨 慎勿自轻鄙 汝身如来藏 常有济世明
若勤修精进 不久坐道场 成最正觉道 度脱无量众
◎比如贫女性色貌甚庸陋而怀贵相子当为转轮王:比如贫穷女性,色相容貌甚为庸俗丑恶,为世人所讨厌。但是此女性却身怀贵子,此贵子将成为转轮圣王统辖四全国。
◎七宝备众德王有四全国而彼不能知常作下劣想:此女性不知所怀的是具有七宝、众德、统辖四全国的转轮圣王,常想作是低下卑微之子。
◎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释尊观一切众生,也是轮转存亡受诸苦毒,本身怀有如来藏而不自觉知。
◎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因而释尊为菩萨说法:应小心翼翼,不行自轻轻视自己,你们本身皆有佛性如来藏,常有济世功用、利益众生的才能。
◎若勤修精进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若勤行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等精进不松懈修持十般若,不久即修得安住良心,成果最高无上的正觉菩提,可济度化导无量众生脱离轮回的苦海。
9.冶铸喻
复次善男人。比如铸师铸真金像。既铸成已倒置于地。外虽焦黑内像不变。开模出像金色晃曜。如是善男人。如来调查一切众生。佛藏在身众相具足。如是观已广为显说。彼诸众生得息清凉。以金刚慧搥破烦恼。开净佛身如出金像。
◎比如铸师铸真金像。既铸成已倒置于地。外虽焦黑内像不变。开模出像金色晃曜:比如铸造塑像的师傅,将铸成佛像的模子倒置地上,模子表面尽管焦黑但内部佛像不变,开模取出仍为金色的佛像。
◎如来调查一切众生。佛藏在身众相具足。如是观已广为显说。彼诸众生得息清凉。以金刚慧搥破烦恼。开净佛身如出金像:诸佛如来观众生,如来藏智藏在众生身内,由此种智形成佛身相(众相具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相好),因而诸佛如来广为闪现说法,众生只需心净以坚决才智破除烦恼,即可修持佛身成果如真金像。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比如大冶铸 无量真金像 愚者自外观 但见焦黑土
铸师量已冷 开模令质现 众秽既已除 相好尽然显
我以佛眼观 众生类如是 烦恼淤泥中 皆有如来性
授以金刚慧 搥破烦恼膜 开发如来藏 如真金闪现
如我所调查 示语诸菩萨 汝等善受持 转化诸群生
◎比如大冶铸无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观但见焦黑土:比如铸师铸造无量真金像,愚痴者只见外模闪现的焦土黑色,不能见内涵的真金色。
◎铸师量已冷开模令质现众秽既已除相好尽然显:铸师评量模具现已冷却后,开模取出金像令其实质重现,金像既已去除各种不净烦杂之物后,则金色晃耀,相好庄重彻底闪现。(比方众生烦恼业障已除,佛性如来藏妙性具显。)
◎我以佛眼观众生类如是烦恼淤泥中皆有如来性:释尊以佛眼调查各类众生后广为宣说:众生便是如此,于烦恼淤泥之中,皆具有如来藏性。待净除业障、烦恼、习气、垢染,即见佛性如来藏。
◎授以金刚慧搥破烦恼膜开发如来藏如真金闪现:教授以坚决不动之才智搥破烦恼膜,即能够如来藏智闪现佛身真金之像。
◎如我所调查示语诸菩萨汝等善受持转化诸群生:释尊如是调查并开示诸菩萨:你们应爱惜承受修持此法,并转识成智,具有如来藏智变幻成化佛学习渡生之事。
10.福慧菩提成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若落发若在家。善男人善女性。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人说如来藏经。所获积德行善不行计量。金刚慧若有菩萨为佛道故。勤行精进修习神通。入诸三昧欲植德本。供养过恒河沙现在诸佛。造过恒河沙七宝台阁。高十由旬纵广正等各一由旬。设七宝床敷以天缯。为逐个佛日日造立过恒河沙七宝台阁。以用贡献逐个如来及诸菩萨声闻群众。以如是事普为一切过恒河沙现在诸佛。如是次序乃至过五十恒沙众宝台阁。以用供养过五十恒沙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声闻群众。乃至无量百千万劫。金刚慧。不如有人乐喜菩提。于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一譬喻者。金刚慧。此善男人。于诸佛所种诸善根福虽无量。比善男人善女性所得积德行善。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管用譬喻所不能及。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若落发若在家。善男人善女性。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人说如来藏经。所获积德行善不行计量:释尊告知金刚慧大菩萨,若落发或在家(修行人)善男人善女性(善常识)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人说如来藏经,其积德行善不行称量。
◎金刚慧若有菩萨为佛道故。勤行精进修习神通。入诸三昧欲植德本。供养过恒河沙现在诸佛。造过恒河沙七宝台阁。高十由旬纵广正等各一由旬。设七宝床敷以天缯。为逐个佛日日造立过恒河沙七宝台阁。以用贡献逐个如来及诸菩萨声闻群众。以如是事普为一切过恒河沙现在诸佛:若有菩萨在八地时进入佛道修习,勤行修持、勇猛精进、修习神通成果、并修各种三昧法,在空性顶用各种三昧渡生,能够获得福德成果(渡生成果)。于空性中供养诸佛,于空性中以如来藏智、种智造七宝宝阁,高一百二十公里纵广持平各十二公里,设七宝床上有天缯(如纱之丝织品)。即菩萨在空性中以如来藏智做各种供养贡献。
◎如是次序乃至过五十恒沙众宝台阁。以用供养过五十恒沙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声闻群众。乃至无量百千万劫:菩萨在空性中渡生、供养广阔。
◎金刚慧。不如有人乐喜菩提。于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一譬喻者:不如有修行人喜乐安住菩提心渡生并以修持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十种譬喻中的一种譬喻。
◎金刚慧。此善男人。于诸佛所种诸善根福虽无量。比善男人善女性所得积德行善。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管用譬喻所不能及:此种受持如来藏经的修行者,在诸佛前已种善根福德无量,所得积德行善是上述积德行善所无与伦比的。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若人求菩提 闻持此经者 书写而供养 乃至于一偈
如来奇妙藏 顷刻发随喜 当听此正教 积德行善无有量
若人求菩提 住大神通力 欲供十方佛 菩萨声闻众
其数过恒沙 亿载不思议 为逐个诸佛 造立妙宝台
台高十由旬 纵广四十里 中施七宝座 严饰备众妙
敷以天缯褥 随座各殊异 无量过恒沙 献佛及群众
悉以此贡献 日夜不歇息 满百千万劫 所获福如是
慧者闻此经 能持一譬喻 而为人说明 其福过于彼
乃至于管用 譬喻所不及 众生之所依 速成无上道
菩萨谛思惟 甚深如来藏 知众生悉有 疾成无上道
◎若人求菩提闻持此经者书写而供养乃至于一偈如来奇妙藏顷刻发随喜当听此正教积德行善无有量:若落发、在家人喜安住菩提空性,依此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于以一偈广为人说此如来藏经,顷刻发随喜心,当听闻此实在法教,所获积德行善无法计量。
◎若人求菩提住大神通力欲供十方佛菩萨声闻众其数过恒沙亿载不思议为逐个诸佛造立妙宝台台高十由旬纵广四十里中施七宝座严饰备众妙敷以天缯褥随座各殊异无量过恒沙献佛及群众悉以此贡献日夜不歇息满百千万劫所获福如是:若有人为求佛道,勤行精进修习神通,入诸三昧欲植德本,以由空变幻方法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声闻众,其数无量当时持久不行思议,为诸佛树立七宝宝台,台高十由旬纵广四十里,其间施设七宝莲座、妙用物品、天缯褥等,依佛座位不同供养不同,以此供养诸佛百千万劫不中止,如此所获福德无量。
◎慧者闻此经能持一譬喻而为人说明其福过于彼乃至于管用譬喻所不及:若有才智的修行者闻此如来藏经,能受持一句譬喻而广为人说明,其福德超越上述的福德,乃至用管用、譬喻都无法表达。
◎众生之所依速成无上道菩萨谛思惟甚深如来藏知众生悉有疾成无上道:众生依此经修持可速成无上正觉道法,菩萨细心思量甚深如来藏,知众生皆有如来藏,只需净除烦恼业障,即可速成无上正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