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三(大日经卷三)
悉地呈现品第六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摘要:
第六品:观想〝本尊〞〝化佛〞现出,即代表修行有成果(「悉地」修行成果,在修行次序中本尊、化佛是菩萨道中初地到八地的修行办法)。
前语:
悉地呈现品开示出十四个要点问题
一、「智满意法」用「清净法」修持。
二、佛菩萨的愿力,是利益安泰未来众生之原因,示现「真言行」。
三、真言成果流出相应句,真言悉地是修行的成果。
四、真言威德靠佛力加持、并阐明加持力的威德。
五、修行成「佛」的办法。
六、本尊修成的成果以饶益众生为主。
七、金刚护法护持的要件。
八、菩萨道真言行道次序规则。
九、悉地由心生,无相三摩地是真言实在相。
十、怎么灵通法界,何谓法界?
十一、如来是何义?
十二、什么是法供养?
十三、修仁中尊(化佛)的办法。
十四、仁中尊(化佛)的愿力及功用,能作全部善业种子。
(一)智满意法句
◎尔时世尊复观诸群众会,为欲满意全部愿故,复说三世无量门决议智满意法句:
‧诸群众会:三摩定中与诸菩萨相会。
‧满意全部愿故:满意菩萨道上菩萨的全部愿。
‧三世无量门:无量多的法门。三世:指曩昔、现在、未来。
‧智满意法句:修成才智满意。才智满意也是「佛」的要件。凡夫的妄心由无明遮障修成才智满意时,代表凡夫已修成佛了。智满意法开示,用清净法修持(须受佛力灌顶加持),此法很艰深,一般具有妄心之人很难见到。智:指才智、智种子;满意:指成果。
◎虚空无垢无自性,能授种种诸巧智,由本自性常空故,缘起甚深难可见。
‧虚空无垢无自性,能授种种诸巧智:空性如同虚空无垢,无特别性质(妄心因修行已达无垢的境地)。已能觉受并闪现各种美妙的才智。虚空:描述空性如虚空。
‧由本自性常空故,缘起甚深难可见:其原因是良心具有如来藏,常坚持空性的状况,由自性重用。这是很难见到及了解的。本自性:指空性、诚心具有如来藏性质。
◎于长恒时殊胜进,随念施与无上果,比如全部趣空无,虽依虚空无着行。
‧于长恒时殊胜进,随念施与无上果:于长时期依殊胜的办法精进修行,随修行念力得成果。常恒:长时期。施与无上果:成果。
‧比如全部趣空无,虽依虚空无着行:比如心的全部想法归入空性时,全部诸法依空行道、不执着。无着行:不执着。
◎此清净法亦如是,三有无余清净生,昔胜生严修此故,得有全部如来行。
‧此清净法亦如是,三有无余清净生:此清净法也是如此,远离三界的执着。贪、嗔、痴削减至没有剩下时,清净良心随执着削减而逐渐现出。三有:贪、嗔、痴。 ‧昔胜生严修此故,得有全部如来行:早年好修行者都是如此严加修证良心清净的原因。才可得「上求佛道如来才智、以及下化众生的办法」。
◎非他句有难可得,作世遍明如世尊,说极清净修行法,深广无尽离别离。
‧非他句有难可得,作世遍明如世尊:没有其他的办法可得清净心,能在做人间事时遍照亮光如世尊。 ‧说极清净修行法,深广无尽离别离:只有极清净的修行法,可使妄心达深广无尽的良心自性,而不是用认识心及妄心去别离事理。 (此刻,世尊在三摩定中与诸菩萨相会,为满意菩萨道的全部志愿,再次说出无量法门;此是由初地到八地的化佛修行办法,定可修成智圆性满。)
(二)愿利益安泰众生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说是偈已,调查金刚手等诸群众会,告执金刚言:「善男人!各各当现法界神力悉地流出句,若诸众生见如是法,欢欣积极得安泰住。」
此刻大毘卢遮那佛说完此偈后,调查金刚手等菩萨并告知执金刚言:「菩萨道上善常识具法界传承的修行者,在三摩定中,各道各种法门中,每个传承者因受法界佛力加持现出咒语、本尊句及真言时,若此类修本尊、化佛的修行者,见此真言时会欢欣积极,安住良心中修持。」
‧金刚手:密部修普贤菩萨的化身。
‧执金刚:全部执金刚。
‧各各当现:各道各种法门中,每个具传承法脉修行者现真言及咒语。
‧悉地流出句:觉知咒语或修本尊的真言字句。流出:觉知。
◎如是说已,诸执金刚为毘卢遮那世尊作礼,如是法主依所教敕,复请佛言:「惟愿世尊哀愍我等,示现悉地流出句。何以故?于尊者薄伽梵前,而自宣示所灵通法,非是所宜。善哉!世尊!惟愿利益安泰未来众生故。」
如是说完,诸执金刚向毘卢遮那佛行礼,并说法界全部接受法脉传承的修持者,会如此依佛所教敕。又再恳请佛开示「期望大毘卢佛愿力及慈善哀愍咱们,在各道开示现出真言字句。」为什么?因为这些传承修持者,于大毘卢佛前宣示所学,说真言能够灵通诸法界,此是不合宜的行为。善哉!世尊!期望为利益安泰未来众生的原因,请再开示!」
‧法主:法界中接受法脉传承的修行者。
‧教敕:教授、教训。
‧所灵通法:所学之法能够灵通法界。
‧薄伽梵:大毘卢佛。
(三)真言行法以真言悉地为成果
◎时薄伽梵毘卢遮那告全部诸执金刚言:「善哉!善哉!善男人!如来所说法、毘奈耶称誉一法,所谓有羞。若有羞,善男人、善女性见如是法,速生二事,谓不作所不该作,众所称誉。复有二事,谓所未至令至,得与佛菩萨同处。复有二事,谓住尸罗,生于人天。善哉!谛听!善怀念之,我当宣说真言成果流出相应句。诸流出相应句,真言门修菩提诸菩萨,速所以中当得真言悉地。若行者见漫荼罗尊所印可,成果真言,发菩提心,坚信慈善,无有吝啬,住于调伏,能善别离从缘所生,受持禁戒,善住众学,具巧便利勇健,知时非时,好行惠舍,心无怖畏,勤修真言行法,灵通真言实义,常乐坐禅,乐作成果。
‧毘奈耶:毘尼、律藏。历代开悟祖师的简称。喧嚣修行者。
‧善男人、善女性:具有善种的男女修行者;又名善常识。
‧有羞:有惭愧、悔过心的修行者。
‧二事:重要之事。
‧住尸罗:守戒律。
‧真言流出相应句:指咒语、偈、字句或真言。
‧修菩提诸菩萨:指初地到八地的菩萨,除掉心里中的习气及法界中的怨气,并增加菩提、智能。
‧真言悉地:以真言修行而有成果的本尊或化佛。
‧漫荼罗尊所印可:漫荼罗是指坛城。此处是说修行者内观,见本尊及其他诸佛手印。
此刻大日如来及毘卢遮那佛告知执金刚们:如来所说此法,具有善种的修行者〝善常识〞、历代开悟祖师及喧嚣修行者称誉这个法。善哉!若心里常具有惭愧悔过心的善常识,若见此法,很敏捷地做下面重要之事,不做所不该做之事,应做众所称誉之事,不去不该去之处,修行未达成果者令抵达成果,得与佛菩萨同处一同。守戒律定生于人天二道,不落恶道。善哉!专注听,用好心怀念之,我当宣说:「真言成果流出相应句」,凡修菩提心的菩萨们,若得佛力加持而流出相应句时,此刻即为得真言的成果。若修行者,见坛城中本尊手印,须持真言修行及打手印发菩提心,坚信慈好心,无有吝啬。住于调伏,能以善种别离缘由所生,持戒于心并善待初学者;具善巧便利勇健,任何时候都好行惠舍心,无怖畏,勤修真言行法,终究意图为灵通真言的实在义。唯有常乐坐禅,才干有此成果,并以此禅定为乐。
此段阐明初地到八地菩萨,内观见本尊手印,得真言有成果时,常乐坐禅、勤修真言行法,灵通真言实义。修这种法要注意一些重要之事,如守戒律及心存惭愧悔过心,一起发菩提心及具有菩萨道的行为,才干敏捷使修行有成果。』
(四)真言流出句的威德,靠佛力加持才可入法性。真言、咒语可使修本尊、化佛,依佛力抵达各道的如幻法。
◎隐秘主!比如欲界有安闲悦满意明,甚至全部欲处皇帝于此迷醉,出众妙杂类戏笑,及现种种杂类受用遍受用,授与自所改变他化安闲天等,而亦自受用之。又,善男人!如摩酰首罗天有胜意生明,能作三千大千国际众生利益,化全部受用遍受用,授与净居诸天,亦复自受用之。又如幻术真言能现种种园林人物,如阿修罗真言现变幻事,如世咒术摄毒及寒热等,摩怛哩神真言能作众生疾疫灾疠,及人间咒术摄除众毒及寒热等,能变炽火而生清凉。
‧欲界:欲界天。此处天人迷醉在安闲满意的心。他化安闲天属欲界天内。
‧安闲悦满意明:这是到欲界天的一种神通,也是欲界天的一种办法;其心表现出安闲满意及高兴,因为想要的都能够抵达。
‧出众妙杂类戏笑:各种放逸、散乱、邪见、需求。戏笑:放逸、散乱。杂类:邪见。
‧自所改变:变幻。
‧自受用之:自受用积德行善才智。
‧摩酰首罗天:属色界天。大安闲天属色界天内。
‧胜意生明:这是以意根觉知的神通。
‧受用遍受用:以自己道中物质变幻到别道运用,这是一种如幻神通。
‧阿修罗:此道众生好斗、嗔恨、不喝酒、女性美丽貌美、福报大,各界中都有阿修罗。
‧摩怛哩神:指无色界。
隐秘主呀!比如修持真言行,抵达如幻有成果时,心能够有欲界的神通,欲界皇帝迷醉各种需求,以自己如幻办法改变到欲界及他化安闲天遍地,由此而自受积德行善才智。心能够以意根办法觉知的神通到大安闲天;亦能变幻出三千大千国际之所需求,以利益众生。以如幻法化全部,入大安闲天遍地并授与各净居诸天,由此而自受积德行善才智。又如幻术真言能变幻各种园林人物:如阿修罗真言能现变幻之事,又如人间咒术能摄持毒障及寒热等。又如无色界真言能施作众生疾病、瘟疫、灾祸、疫疠;及人间咒术能去除众毒及寒热等,能将炽火除掉而心生清凉。
◎是故,善男人!当信如是流出句真言威德。此真言威德非从真言中出,亦不入众生,不于持诵者处而有可得。善男人!真言加持力故,法尔而生,无所过越,以三时不越故,甚深不思议缘生理故。是故,善男人!当随顺灵通不思议法性常不隔绝真言道。」
‧流出句真言威德:由良心而说出恒常不变的道理。
‧三时不越故:任何时候都不违越。三时:指曩昔、现在、未来。
所以善男人,要〝信任〞真言有如此般的威德(功用)。真言威德不是由真言本句而出,也不是由修持真言的人或有修真言者的当地而可得到。善男人!最重要的是佛的真言加持力之原因,由良心恒常不变的道理,真言威德由法界本自如此而生出(例如降伏魔障之力在法界本自如此而生出。法尔:其法本自如此。天然、天然之义),无法能够过越,因为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越,此是很艰深及难以想象缘由所生的道理之原因(缘:缘由而生,由空重用发生的加持力)。是故,善男人,应当随顺灵通到不思议的法性,要常常不隔绝修持真言至能够运用真言,这才是「真言道。」
此段阐明「真言道」的威德,最主要靠佛力加持的真言,有如幻的成效;而不是真言的字句,运用真言的人或当地所出。真言有如幻的威德能够达欲界、色界、无色界等各界中消除各种疾病…,使达清凉;使妄心能够因而清净而摆脱安闲,抵达清净的良心。由此可知,真言修行者在有佛力加持,及本身积德行善力及愿力下,在心清净时有如此大的威德。愿修行者了知大毘卢佛的佛心,所以对「佛」的「决心」是必备条件,否则真言、咒语是无法有用。长时间的慈好心、愿力不退失下学习佛的悲愿,最终在法界中有相对等的位置。如此,才算一个实在具有法界才干真言道的修行者,能够利益众生而行事;若只想用佛力加持,违反佛理、只利益个人的事,在法界仍会起相当大的反弹。检视自己用真言的起心动念,每件事都要以利益众生为主而不是只为利益自己。
◎尔时世尊复住三世无碍力依,如来加持不思议力依,庄重清净藏三昧。实时世尊从三摩[金本]底中,出无尽界无尽语表,依法界力、无等力、正等觉信解,以一音声四处流出,广泛全部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真言曰:南么萨婆怛他蘗帝[口骠] 微湿[口缚]目契弊 萨婆他 阿阿闇恶
‧三世无碍力:在无因果及业障之下,持咒的念力具有无碍力。
‧如来加持不思议力依:如来加持力。
‧庄重清净藏三昧:良心清净,具有正等觉信解的佛智叫做清净藏三昧的「佛」定。
‧无等力:积德行善才智力。良心具有无比大的才干。
‧正等觉信解:佛智。
尔时世尊又依三世无碍力(念力)依,如来加持力住入良心庄重清净三昧定中(这是诸佛住良心的办法)。实时世尊即从三摩钵底定中,出十法界到虚空无所不在之处(这是起相用的办法)。依法界力、积德行善才智力、佛智抵达遍地各界,以一音声变幻出各界语音,显示出各界的相法并说出遍法界无所不至真言曰:
南么萨婆怛他蘗帝(口骠) 微湿[口缚]目契弊 萨婆他 阿阿闇恶
◎正等觉心从是广泛,实时全部法界诸声门从正等觉标帜之音而互作声。诸菩萨闻是已,得未曾有开敷眼发美妙言音,于全部智离热者前而说颂曰:
‧正等觉心:佛心。
‧正等觉标帜:卍字、音万。
‧互:滚动。
‧得未曾有开敷眼发美妙言音:谓已挨近登地的修行者,得才智法喜,也能由卍字处相应发美妙音。未曾有开敷眼:才智法喜。
‧全部智:佛智由种子字所组成。
‧离热:离各道的全部烦恼,最主要是除掉习气。热:习气。
◎奇哉真言行!能具广阔智,若广泛此者,成佛两足尊。
美妙的真言修行,能用修真言而有广阔才智,本尊、化佛若广泛入此卍字者,必定能够成福慧具足的佛。
◎是故勤精进,能诸佛语心,常作无间修,净心离于我。
因而要精进修行,能由卍字相应觉知,能知诸佛的言语及佛心,常常无间断地修行,以现出良心清净心,远离妄心的我执。
佛光是亮光普照、遍全部处,一起法界的各种法门及各种言语,会由佛的良心卍字滚动,引发作声,应化到全部处。诸菩萨及未来登地菩萨也能由卍字处相应发美妙音,于佛智下远离各道的全部烦恼及习气而赞颂「真言行」。
(五)成佛的修行办法
◎尔时薄伽梵复说此法句:
于正等觉心,而作成果者,于园苑僧坊,若在岩窟中。
或意所乐处,观彼菩提心。甚至初安住,不生疑虑意。
随取彼专注,以心置于心。证于极净句,无垢安不动。
不别离如镜,现前甚微细。若彼常调查,修习而相应。
甚至本所尊,本身像皆现。第二正觉句,于镜漫荼罗。
大莲华王座,深邃住三昧。总持发髻冠,环绕无量光。
◎离妄执别离,本寂如虚空。
上述是空观的修行办法,本尊自现面相且达心如虚空幽静的状况。
修行办法:
空观:以入空观想为主,达良心幽静如虚空。
假观:以如幻法假观为主,良心以慈好心度众生、满意各道众生之愿而学习佛智。
‧专注:由妄心中的一念开端修行。
‧以心置于心:以诚心置换妄心。
‧无垢安不动:安住良心无垢不动之境地。
‧第二正觉句:第二阶段以佛真言句修行。
‧于镜漫荼罗:修行中心里闪现出坛城。镜:闪现。
‧三昧:定。
‧总持:本尊所具有的法门。如咒语、度生的全部法。
有成果的修行者,修到正等正觉的佛心,都是如下面修行,不管园苑、僧仿、岩窟或喜爱之地,都要内观那个「菩提心」,开始安住抵达的心,是不生妄念且不生疑虑杂念。再取任何一念(妄心),逐渐内观到心的源头,一向内证到良心是清净无垢,安住不动的幽静相。此心境地如镜一般没有任何别离(即良心不行言说,不行别离之意),可觉遭到微细的觉知。
若常观照此良心,修习本尊到本尊相应,致使内本尊呈现,于明镜中自碰头像。第二段用佛的真言句修行,可由内本尊观如幻法的坛城,内观到莲华座安住,深化三昧定中,本尊的各种法器及外形、发髻或头冠都很清楚,本尊会放无量光,此刻修行者的心,已达离妄念执着及认识心的全部无别离。心里进入幽静状况,如同虚空相等无别离一般。
(六)本尊修成的成果以饶益众生为先。
下述本尊行如幻法下化众生,此为假观的修行办法。
本尊接受三种加持力以饶益众生,如法修持所念皆成。
◎于彼中思惟,作摄意朗读,一月修等引,持满一洛叉。
是为开始月,持真言规则。次于第二月,奉涂香华等,
而以作饶益,种种众生类。又复于他月,放弃诸利养,
时彼于瑜伽,思惟而安闲,愿全部无障,安泰诸群生。
乐欲成如来,所称誉圆果,或满意全部,有情众希愿。
应理无障盖,而生是攀缘,傍生相噉食,全部苦永除。
常令诸鬼界,饮食皆充溢,阴间中遭受痛苦,种种诸楚毒,
当愿速除灭,以我积德行善故,及余无量门,数数心思惟。
发广阔悲愍,三种加持句,牵挂于全部,心诵持真言。
以我积德行善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诸念求义利,悉皆饶益之,彼全部如理,所念皆成果。
‧摄意朗读:会集意念持诵。
‧一月修等引:修行一段时间达定慧等持,本尊会有成果。
‧持满一落叉:榜首阶段本尊闪现。
‧初月:修空观。
‧第二月:第二阶段修假观出菩提路。
‧又复于他月:其他阶段修空相不贰,度生无碍。
‧放弃诸利养:放下人间功利及工作。
‧瑜伽:相应。
‧傍生:畜生道(非人)。
‧积德行善力:修行者的慈好心因度生而得积德行善力。
‧如来加持力:包括佛、毗卢遮那佛及各如来的加持力。
要在清净心幽静如虚空状况下作摄意(会集意念)持诵真言。月轮观的榜首阶段以持诵真言,修到本尊呈现;并于月轮观第二阶段用「香」、「花」供品,对各道众生实施法施舍。本尊会用上述办法饶益众生。又于其他阶段,放弃人间功利工作,本尊以相应法,方能安闲重用,度生全部无碍。达安泰各类众生。进一步上求佛道,修成如来的办法,这是薄伽梵所称誉的满意果地。
本尊能够满意全部有情众生的期望,若心有妨碍隐瞒而生种种攀缘,会因相互吞食而为畜生;因噉食而为傍生;若修行者度生时,处理各道之事,契合佛理,可使人及畜牲的苦永除,使鬼界饮食足够,愿阴间中种种苦毒速速除灭。以我发愿成果众生的积德行善扩及无量众生,常常用心思惟众生之苦,由此而发广阔悲悯心,以上述三种加持力之因(这三种加持力为法界力、如来加持力、积德行善力),牵挂所要做之事、作用于全部事时,并持诵真言,具加持力的真言是能够满意广泛众生界。心中所起的每一念都是利益众生、饶益众生为主。全部想法合于佛理,则所起的念都会有成果。
这篇偈文前段为空观的修行办法,后段为假观的修行办法。
(七)金刚护法护持的要件
◎所以薄伽梵即于尔时说虚空等力虚空藏转明妃曰:南么萨婆怛他蘗帝(口骠) 微湿[口缚]目契弊 萨婆他 欠 嗢弩蘗帝萨叵啰系门 伽伽娜剑 莎诃
◎持此三转,随彼所生善愿皆亦成果。
行人于满月,次入作持诵,山峰牛栏中,寒林或河洲。
四衢独树下,忙怛哩天室,全部金刚色,严净同金刚。
彼中诸障者,摄伏心迷乱,四方相周匝,一门及通道。
金刚互连属,金刚结相应,门门二看护,不行越相向。
拟手而上指,朱目奋怒形,殷懃画隅角,输罗焰光印。
中妙金刚座,方位正相直,其上大莲华,八叶须蕊敷。
当结金刚手,金刚之慧印,稽首全部佛,数数坚誓愿。
应护持是处,及净诸药物,于此夜持诵,清净无妨碍。
或于中夜分,或于日出时,彼药物当转,圆光普晖焰。
真言者自取,游步于大空,住寿大威德,于存亡安闲。
行于国际顶,现种种色身,具德吉利者,展转而供养。
真言所成物,是名为悉地,以别离药物,成果无别离。
‧行人于满月:满月即月轮。修行人修到月轮呈现。
‧忙怛哩天室:天界。
‧金刚色:金色金刚身。
‧周到画隅角:立于坛城四角。
‧输罗焰光印:有专门的配物、焰光及手印。
‧药物:各种法门如药相同,能够除掉修行中的妨碍。
‧住寿大威德:不生不灭之义。
‧国际顶:空相不贰之处。
‧悉地:成果。
下述金刚护法护持的要件
化佛修行者,因所生善愿以真言可得成果,获金刚护法护持。于时薄伽梵(大日如来)即由虚空中转化成佛菩萨,且将善愿有成果。
虚空等力:虚空中。
虚空藏转明妃:由此转化成佛菩萨。
持上述咒语所生善愿能够有成果。持真言的修行者所发善愿亦皆有成果。
修真言的人若修到月轮观有成果,不管在下列遍地,均可入坛城中持诵真言(如山峰、牛栏中、寒林、河州、独树下、各天界处)。良心都表现出金刚的亮金色,与金刚相同具有谨慎的清净心。这些修真言的修行者,能够于坛城中消除各种业障,降伏一些不正确的迷乱心思之观念。如此可由各界各方得各道金刚护法护持,坛城构成四方,周匝有四门,每一门及通道,金刚相互连系,以金刚结印相应,每个门有二个看护金刚,不行跳过相向之处。
金刚护法的特征是举手上指、持法器,其貌相为朱目忿怒形,并周到画于旮旯,背部有焰光及手印,其果位已能够坐金刚座,金刚座上有大莲华,莲花为八叶;这些金刚护法拜金刚手大菩萨得法界金刚印,跪拜全部佛,不断发愿应护持修真言的道场,并用各法门修持证悟清净良心,使修行者生清净心而无妨碍。
此刻于中夜分日出时,当用各种法门来证悟清净良心,并使良心滚动,如此良心会满意亮光、广泛照亮如火焰;持真言修行者会由月轮入空,由此不生不灭而出离存亡,得大安闲。此刻的状况是属空的境地,亦可入虚空境地,能够由无相到有相的改变;此处是有相国际最顶之处。
在此虚空中能够改变出各种色身。因具有德行风格,能行如幻法辗转而供养到净土中或其他各道中的诸佛及如来。
真言修行者成果进入良心,此名叫悉地。能够用不同法门使妄心达清净,入良心无别离。
(八)菩萨道真言行道次序规则。
(九)悉地由心生,无相三摩地是真言、实在相。
(1)菩萨须修完这些次序才干进入。
(2)由有为法到无为法的空慧,由无为法到有为法的出菩提路。都是必有的成果。
◎「隐秘主!全部国际诸现在等如来、应、正等觉,灵通便利波罗蜜。彼如来知一别离赋性空,以便利波罗蜜力故,而于无为以有为为表,展转相应而为众生示现遍于法界,令得见法安泰住,发欢欣心,或得长命,五欲嬉戏而自文娱,为佛世尊而作供养。证如是句,全部世人所不能信,如来见此义利故,以欢欣心说此菩萨真言行道次序规则。何以故?于无量劫勤求修诸苦行所不能得,而真言门行道诸菩萨即于此生而取得之。
‧全部国际诸现在等:全部国际现在度生的诸佛。
‧如来、应、正等觉:修成佛(如来、应、正等觉)所具有的才干。
‧便利波罗蜜:是一种在「空」里度生的办法,包括施舍、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才智。波罗蜜:到对岸之义。
‧别离赋性空:能别离相法的度生,本体是空。
‧便利波罗蜜力:指修行便利波罗蜜的修持程度。
‧无为以有为为表:能把「空」的「无为法」用「相」的「有为法」表现出来。无为是指空的无为法,也是指出离三界的法;有为是指三界内的有为法,指有度生的生灭之义。
‧五欲嬉戏而自文娱:指有为法三界内,用各种技术满意众生愿望,而能心里文娱,因成果众生而心生欢欣。五欲:财、色、名、食、睡。嬉戏:放逸散乱。
隐秘主!全部国际中三世全部比如来、佛都已灵通了知度生到对岸的便利法。那些如来已知「空」的体性,且能别离全部相法,那彻底是以修便利波罗蜜的原因。能把「空」的「无为法」用「相」的「有为法」表现出来,且展转相应遍于法界。其意图是为了众生见此法能安泰住,发欢欣心或得长命,用各种技术满意众生愿望,而能心里文娱,因成果众生而心生欢欣,由此而供养诸佛。如此之修证,全部凡夫是不能信任,如来见此便利波罗蜜法,有如此利益众生而以欢欣心说,这便是菩萨真言行道的次序规则。为什么呢?无量劫勤修各种苦行办法的修行者,不能得以成果;而真言门行诸菩萨道的修行者,于此生即可获此成果。
◎复次,隐秘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如是计都朅伽、伞盖、履屣、真陀摩尼、安膳那药、卢遮那等,持三洛叉而作成果,亦得知地。隐秘主!若具便利善男人、善女性随所乐求而有所作,彼唯心安闲而得成果。隐秘主!诸乐欲因果者,隐秘主!非彼愚夫能知真言诸真言相。何以故? ‧三洛叉:修到化佛的阶段。 再次隐秘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菩萨道的修行者,如下列计都朅伽、伞盖、履屣、真陀摩尼、安膳那药、卢遮那等佛都是长时间修此法而能作一些事,而由此有悉地成果。隐秘主!已修具有便利波罗蜜法的善常识,能随众生所求而能用真言有所作事,此善常识因心已达安闲,所作之事皆能有成果。隐秘主!此善常识能乐于协助因果者;而愚夫不能知真言、诸真言相,为什么?
◎说因非作者,彼果则不生,此因因尚空,云何而有果?当知真言果,悉离于因业,甚至身证触,无相三摩地 ,真言者当得,悉地从心生。
‧说因非作者彼果则不生:因果的因若没有造作者,那果必定不会生。
‧此因因尚空云何而有果:入空今后因果的因离去,除掉因果的因,就没有果。前面的因指因果的因。
‧甚至身证触:甚至即身即能证悟到自性。
‧无相三摩地:空性、自性。
现论说,因果的因若没有造作者,那果必定不会生;此因果的因既空,那来有果呢?当知修真言的果,是要离于因果及业障,甚至即身即能证悟到自性,修真言者必得此真言果地,全部成果会由心生出。
(十)怎么灵通法界?
(十一)如来是何义?
(十二)什么是法供养?
◎尔时金刚手白佛言:「世尊惟愿复说此正等觉句、悉地成果句,诸见此法善男人、善女性等,心得欢欣受安泰住,不害法界。何以故?
尔时金刚手白佛言:「世尊!惟愿再次阐明佛的真言句,成果人间的真言句,见到此善法的善常识心会欢欣安住,彻底了知法界的规则、不损害法界,为什么?
‧不害法界:彻底了知法界的规则、不损害法界。
以下阐明何谓法界。
◎世尊!法界者,全部如来、应、正等觉说名即不思议界。是故,世尊!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得是灵通法界不行剖析损坏。」
「世尊!法界者,即全部如来、佛所说难以想象的国际。因而,世尊!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是可灵通法界,且不损坏法界规则。
‧灵通法界不行剖析损坏:了知法界规则,不损坏规则。
以下阐明如来是何意? 何谓法供养?
◎如是说已,世尊告执金刚隐秘主言:「善哉!善哉!隐秘主!汝复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义。汝当谛听,善怀念之,吾今讲演。」隐秘主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
如此说完,世尊告知执金刚隐秘主言:「善哉!善哉!隐秘主!你能问如来实在意思是什么?汝当听之,好好想一想,吾今讲演。隐秘主:「如是,世尊!十分愿意听到。」
◎佛告隐秘主:「以阿字门而作成果,若在僧所住处,若山窟中,或于净室,以阿字广泛全部支分时;持三洛叉。次于满月尽其全部而以供养,甚至普贤菩萨、文殊师利、执金刚等,或余圣天现前,摩顶唱言:「善哉!行者!应当稽首作礼,奉阏伽水。」实时得不忘菩提心三昧。又以如是身心轻安而诵习之,当得随生心清净、身清净。置于耳上持之,当得耳根清净。以阿字门作收支息三时思惟,行者尔时能持寿命长劫住世。愿啰阇等之所爱敬,即以诃字门作,所应度者授与钵头摩华,自我克制商佉而相互观,即生欢欣。」 佛告知隐秘主:「以修阿字而作的成果之时,不管在「僧」所住处或山窟中,或净室内;且以阿字修行至化佛阶段。又于入月轮观时,尽其全部施以法供养,甚至普贤菩萨、文殊师利、执金刚等或余圣天现前,摩顶而唱:「善哉,修真言行者,应当稽首向佛作礼;奉阏伽水(八供前的二杯水)。」表明心里实时得不忘失菩提心三昧。又以如是办法,身心轻安而诵习,当得心清净、身清净。又置于耳上修持,当得耳根清净。以阿字收支息作禅定修行,修行者能使人得长命住世;为火大阴间等之众生所爱戴,即以诃字作业可消阴间之苦,即可授红莲华,且自我克制信物互观而心生欢欣。
‧广泛全部分支:入空、入良心。
‧满月:月轮。
‧奉阏伽水:供奉清清水(八供前的二杯水)。
‧钵头摩华:已开的赤色大莲花,莲花中具有种子、果实,代表才智成果。
‧商佉:信物。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复观全部大会,告执金刚隐秘主言:「金刚手!有比如来意生作业戏行舞,广演品类,摄持四界安住心王,同等虚空。成果广阔见非见果,出世全部声闻及辟支佛、诸菩萨位,令真言门修行诸菩萨全部希愿皆悉满意,具种种业利益无量众生。汝当谛听,善怀念之,吾今讲演。隐秘主!云何行舞而作全部广阔成坏果,持真言者全部亲证耶?」
尔时毗卢遮那复观全部大会,告知执金刚隐秘主言:「金刚手!有比如来会以本尊生出各种度生的办法,以满意各界的愿望,并由此消除各界各类的业,由此摄住四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界:含声闻、缘觉、菩萨等)安住心王。这些如来,于虚空中行如幻法成果广阔,令声闻、辟支佛、诸菩萨们,凡有修真言门修行的诸菩萨,全部期望、愿力悉皆满意,且能够做种种利益无量众生工作。你当谛听,善怀念之,吾今讲演,隐秘主!怎么在放逸、争辩的国际中度生,持真言者的修行者,能够亲证全部吗?
‧意生作业戏行舞:由本尊会生各种度生的办法,以停息各界的放逸、争辩。戏:放逸。舞:争辩。意生:指本尊。
‧广演品类:消除各种业办法。
‧见非见果:如幻法。
‧云何行舞而作全部广阔成坏果:怎么在放逸争辩的国际中度生。
(十三)修化佛(仁中尊)的办法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行者如次序,先作自实在,如前依法住,正怀念如来。
阿字为自体,并置大空点,端严遍金色,四角金刚标。
于彼中怀念,全部处尊佛,是诸正等觉,说自实在相。
修行不疑虑,自实在相生,当得为人间,全部众利乐。
具广阔稀有,住于如幻句,无始时宿殖,无智诸有迫。
行者成等引,全部皆消除。若观于彼心,无上菩提心。
持真言业故,于净非净果,应理常无染,如莲出淤泥。
况且于自体,得成仁中尊!
‧阿字为自体:即以阿字证悟体性、空性、自性。
‧并置大空点:由空以月轮办法出菩提路。
‧四角金刚标:坛城四角有金刚护法标立护持。
‧住于如幻句:行如幻法。
‧无始时宿殖:「无始」代表第八识。「宿殖」是植入种子、善种或工作种之义。
‧无智诸有迫:具有全部无上才智。
‧于净非净果:在「入空」时,好的欠好的都不能有,要在彻底幽静的状况。
‧仁中尊:修行者已没有业障,也可称之为化佛。
修行者要顺次笫学习,要实实在在的念佛修行,依法安住,以正确的修行办法忆想如来。并由阿字入良心,由空重用,由此本身现端严金色相,并于坛城四角有金刚护法标立护持;并于此处中见到全部的佛都是正等觉,而说出法界中佛国际的实在相。修行者不要置疑,由此实相显出今后,才干担任为人间全部众生利益之事,这是广阔稀有的办法;安住良心行如幻法,能够由第八识中植入种子、善种或工作种,良心具有全部无上才智,修行者修到此刻,全部罪业皆消除。若观此刻的心,即为无上菩提心。因为持真言业(尽力修持真言功课的原因),良心幽静不染全部,好的、欠好的都不染心中;如莲花出于污泥,更况且是已证到良心体性,此修行者即得仁中尊(化佛)。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又复住于降伏四魔金刚戏三昧,说降伏四魔摆脱六趣,满意全部智智金刚字句: 南无三曼多勃陀喃 阿味啰[合牛]欠
‧全部智智:全部如来才智。 榜首个智为如来之义,第二个智为才智之义。
◎时金刚手隐秘主等诸执金刚,普贤等诸菩萨及全部群众,得未曾有开敷眼,稽首全部萨婆若而说偈言:
‧得未曾有开敷眼:才智法喜。
‧萨婆若:正等觉,心中具有全部佛智。
◎此诸佛菩萨,救世诸库藏,由是全部佛,菩萨救世者,
‧救世诸库藏:救世的各种库藏之种。
此诸佛菩萨有救世之各种库藏的种,因为如此才干成果全部佛或救世的菩萨。
◎及与缘由觉,声闻害烦恼,能遍所行地,起种种神通。 彼得无上智,正觉无上智,是故愿广说,此教诸便利。 及与布想等,种种众工作,诸志求群众,无上真言行 见法安住者,当得欢欣住。说如是偈已,大日世尊言:
‧布想:布字或想做工作之种。
谈到缘觉、声闻,修行者都惧怕烦恼,若修真言行,所遍之处都能起各种神通妙用。他们能因修真言得无上才智,而了知佛的无上才智,是故愿广讲演真言行,此种教法是最便利。谈到布种子或想做工作的才智,完结各种工作,有志愿为我们请求的修行者,只有用此无上妙法的真言行即可。见如是妙法可安住良心,使修行者得欢欣住果位。说完此偈后,大日如来又说:
◎普皆应谛听,专注住等引。大金刚地际,时加持下身。
为说此法故,而现菩提座。最胜阿字同,大因陀罗轮。
当知表里等,金刚漫荼罗。中思惟全部,说名瑜伽座。
阿字榜首命,是为引摄句,常安大空点,能摄授诸果。
‧专注住等引:专注修持真言,达禅定中定慧等持的成果。
‧大金刚地际:空中现出大金刚地之时(亮光无量)。
‧时加持下身:由上而下加持修行者。
‧最胜阿字同:菩提座殊胜与阿字相同。
‧大因陀罗轮:是一个大*轮。
‧当知表里等:当内、外本尊相应构成。
大日世尊言:普皆谛听!修行者要专注修持真言,修到良心能够显出亮光无比之时,如来会由上而向下加持。为说此真言法的原因,而现菩提座(代表修行者已现良心),菩提座的殊胜与阿字相同,它是一个大*轮。当知修行内本尊与外本尊相应时,叫金刚漫荼罗;在金刚坛城中修行,此刻名叫瑜伽座(因内、外本尊相应)阿字榜首字由此引摄其他字句,常常住于月轮,能由种子字摄授各种智想。
◎行者于一月,结金刚慧印,三时作持诵,炸毁无智城。
得不动巩固,天修罗莫坏,甚至随自意,增益事成果。
‧行者于一月:修行一段时间。
‧三时作持诵:早中晚不断持诵,即随时都持诵。
‧天修罗莫坏:天魔及阿修罗也不行破坏修行者。
修行者于初期结金刚慧印,随时不断真言持诵,能增加智能,使心里巩固如金刚。各天魔、阿修罗无法摧坏,如此能够随心安闲,增益各种工作而有成果。
◎行者全部常,漫荼罗中作,金色亮光身,上持发髻冠。
正觉住三昧,名大金刚句。金刚莲华力,素鹅及金地。
真陀末尼宝,是等众器物,观大因陀罗,而作诸悉地。
‧常:入空。
‧作:显出本尊及化佛身相。
‧金色亮光身,上持发髻冠:化佛具亮光身相,头发盘成髻及戴冠。
‧名大金刚句:佛菩萨开示的真言句。
‧素鹅及金地:修行果地之义。素鹅:佛的顶冠。
‧真陀末尼宝:摩尼宝。
‧观大因陀罗:观想大漫荼罗。
修行者常常住漫荼罗坛城中作观想,直到会构成金色亮光身,头顶上有发髻或顶冠,心中安住三昧定中,此状况叫大金刚句。此刻具有清净金刚力、具修行果地、摩尼宝,能运用各种法器,观想大漫荼罗而作出各种成果。
(十四)仁中尊的愿力及功用
◎现说专注摄持真言法,阿字观清净心里,达善慧净无垢,使人天爱戴,证悉地果。
◎今说摄持法,全部专注听,行者一缘想,八峰弥卢山。
‧摄持法:专注持诵。
‧全部专注听:全部都要专注听。
‧行者一缘想:修行者要专注观想、诵持。
‧八峰弥卢山:观想的一种状况。
◎上观妙莲华,立金刚智印。瑜伽者于上,字门威焰光。
‧上观妙莲华:观想出莲花,此莲花有妙成果。
‧立金刚智印:化佛双脚站在莲花上。
‧瑜伽者于上:修行者(化佛)得佛加持有成果。
‧字门威焰光:修行者(化佛)会显出亮光的种子字。
◎而用置其顶,安住不倾动。百转所持药,行者应服之。
‧而用置其顶:种子字放在头顶上。
‧安住不倾动:按住种子字使不倾动。
‧百转所持药:用滚动种子字消除业障。药:种子字。
‧行者应服之:修行者应消除业障。
◎先世业生疾,是等悉除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