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与能
把有德行、有才干的人引荐出来,他自己有德,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句话咱们没听过吗?有,你们的表情如同没听过,害我想是不是要写一下(你们听得都入定了,我很难判别)。所以天地万物之间它都是相招感,好心感善报,恶心感恶报,谦善的心就感正派的朋友,玩乐的心就感狐朋狗友来。一个有德之人,他就能感来许多情投意合的人一同来为国家服务,在《论语》里边就有显示『选贤与能』的重要性。孔子给他的学生讲,办政治「举直错诸枉」,便是推荐真挚、正派的人,把一些小人赶忙让他脱离,这样整个朝廷才是一个善的习尚。《论语》里边就有讲到,「汤有全国」,商汤,商朝的鼻祖,商朝第一个皇帝,第一个皇帝,皇帝是秦始皇之后称皇帝,对不住。「汤有全国,选于众,举伊尹」,这是宰相,他十分有德行,一举伊尹,一切那些凑趣奉承的人通通赶快跑,他们知道混不下去了。有才智、有德能的人说,伊尹出来了,咱们一定要一同去为国家服务。所以他举一个贤德之人,感来的是许多情投意合的贤人。
咱们看每个朝代一开始,都是十分尊贤,都用十分有德行的股肱大臣。像周朝一开始用姜太公,在《论语》傍边,孔子也有讲到,「舜有全国,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全国,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提到大舜那个时分,在世人傍边,将很有德行的皋陶举为大臣。这么有德行的臣子,他就会为全国老大众去支付,并且会感来许多跟他有相同志趣、德行的人,「有德此有人」。没有德的人,他见到这些有德之人,有的不好意思了,有的知道那就不能在这里谋私利,甚至于明争暗斗,在这种气氛之下就没有他的空间。这个时分许多有德之人就聚来为全国谋福。舜王那个时分,派大禹管理水利,派契担任教育的作业,派稷为农师,整个教训老大众怎样耕耘,这些都是有德之人,然后去照料、担任国家最重要的作业。并且这些有德之人,他走到哪里就教化一方,那一方的老大众都以他为典范。所以在古代,都称这些官员叫爸爸妈妈官,用像爸爸妈妈爱子女相同的心来对待大众。
古人为什么他要十年寒窗苦读?他不是为了要去挣钱,去享乐,他是能好好的领纳这些圣贤的教导,然后懂得经世治民的这些道理,他才懂得去行仁政,去爱民。所以他深化这些经典之后,他也必须有一个官职,他才好去做这些工作,所以苦读是为了发明一个能够去服务公民的时机。这个心境很重要。而不是说谋一个方位去争名夺利,那个不是读书人的心境。就像咱们从前读过的了凡先生,他读书,公门好修行,所以他那个时分做宝坻县的县长,那他就能够去利益老大众。并且他确实是不遗余力,到了今后,了解实践老大众的生活状况很不简单,所以他把田租给降低了,那这样老大众的负荷就不会那么重。
成果他原本都是发愿要做善事,那个时分他是发愿做一万桩善事。那时分他是县太爷,他的太太是县太爷的夫人,出去外面都有人招待,或许也怕给人添麻烦,就不怎样出去。所以他太太就皱眉头,曾经还没有住在衙门里边(县太爷的府第),常常还能够出去做做善事;现在每天都在房子里,要做善不简单,什么时分才能把万善给满意?太太还满忧虑的。好心立刻有感应,当天晚上就有天神给袁了凡先生讲,「你减田税、减税租,当地万民都受利益,所以你的万善现已满意了。」从了凡先生亲自的体会,咱们就知道,当官就有一个能够服务公民的时机。而咱们今日假如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集体的领导者,底下的同仁,成千或许上万,咱们能引领他们都学习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他的家风愈来愈好,那是谋福咱们同仁生生世世的后代,那这个积德行善就很大了。所以事实上,人心量愈大,这一生就能做更大的利民奉献。这里是「选贤与能」,找到这些重要的大臣,把工作办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