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三.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第八文言注解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榜首


(大日经卷一)


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第八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经文粗心: 
进入坛城中修习成佛的种子。若欲见佛、供养佛、证菩提心、与佛菩萨同会、利益众生及成果全部如来才智,须在此「阿」字处,滚动字轮。


经文要点: 
‧ 谛听「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真言门修行诸菩萨能作佛事,普现其身。 
‧ 为利益众生而说「真言满意故」。 
‧ 「阿字观」:全部如来之所加持,能作佛事,普现色身于阿字门全部法转。 
‧ 阐明「大悲藏生漫荼罗王」。 
‧ 「画大悲藏生大漫荼罗」。 
‧ 讲演「灌顶法」是化佛所做的事。


转字轮漫荼罗行品: 
‧ 转:滚动、进入。 
‧ 字轮:种子字构成的字轮。 
‧ 漫荼罗:坛城。 
‧ 行:实践做、运用。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调查全部大会,以修习大慈善眼,调查众生界,住甘露王三昧。时佛由是定故,复说全部三世无碍力明妃曰:怛侄他伽伽娜三迷 [金本] 三迷 萨婆怛他蘗多三么哆弩蘗帝 伽伽那三摩 [口缚]啰落吃洒奶 莎诃 
‧ 大慈善眼:慈善心。 
‧ 甘露王三昧:一种三昧定,以慈善为主的定。 
‧ 全部三世无碍力明妃:用咒语能够修成菩萨的办法。「明妃」:指「咒」。


「善男人!以此明妃如来身无二境地。」而说偈言: 
‧ 如来:指大毘卢佛。 
‧ 身无二境地:本尊与佛相同可入自性中。身,本尊。 
此刻,毘卢遮那佛观心调查全部法界大会,菩萨须修习慈善心调查众生界,须安住慈善三昧定。大毘卢佛因在定中,又再次说出「菩萨」修行法。以此咒修行,大毘卢佛能够加持本尊与佛相同能够入自性。


由是佛加持,菩萨大称号,于法无罣碍,能灭除众苦。 
因为如此,因受大毘卢佛加持,才成果菩萨的大称号;得到佛的正法,度生无碍,为众生灭除无量苦。



【一】谛听「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真言门修行诸菩萨能作佛事,普现其身。


时毘卢遮那世尊,寻念诸佛本初不生,加持本身及与持金刚者,告金刚手等上首执金刚言: 
‧ 本初不生:良心不生不灭。 
‧ 本身:修佛部。


「善男人!谛听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真言门修行诸菩萨能作佛事,普现其身。」 
‧ 身:化佛、本尊的身相。 
此刻毘卢遮那佛为菩萨找出良心,加持修佛部及修持金刚部的修行者,告知金刚手等上首执金刚而言:「善男人,请仔细听『转字轮漫荼罗行』这一品,此品是阐明修真言的修行者,诸菩萨们能普现化佛、本尊身相,以做佛事。


尔时,执金刚从金刚莲华座旋转而下,顶礼世尊而赞赏言: 
此刻执金刚菩萨从金刚莲华座旋转而下,顶礼大毘卢佛,对这些具有菩提心的菩萨而赞赏言:


「归命菩提心,归命发菩提,稽首于行礼,地波罗蜜等,恭礼无做作,归命证空者。」 
‧ 行礼:大礼。 
‧ 地波罗蜜:地,具有登地果位。 
皈属效忠具有菩提心的菩萨,皈属效忠发菩提心的菩萨,以行大礼礼敬具有菩提心的菩萨、具有登地果位实践六波罗蜜的菩萨、恭顺不违反良心的菩萨、皈属效命已修证入空的大师。 
此段阐明具有上列的项目,才得到金刚们的护持。



【二】「真言修满意故」为利益众生。


隐秘主如是叹已,而白佛言:「惟愿法王,哀愍护念我等而讲演之,为利益众生故,如所说真言修满意故。」 
隐秘主如上述赞赏而白佛言:「专一希望是恳请法王(大毘卢佛)哀愍咱们为利益众生之因,而说出『真言修满意故』。」


如是说已,毘卢遮那世尊告执金刚隐秘主言:「我全部本初,号名世所依,说法无等比,本寂无有上。」 
‧ 我全部本初:我:大毘卢佛。本初:开端的慈善心、愿力行事。 
‧ 号名世所依:为人间所依止。 
‧ 说法无等比:说法无有可比。 
‧ 本寂无有上:良心幽静,法身亮光,无人可达。 
如是说后,大毘卢佛告知执金刚隐秘主而说:「我(大毘卢佛)全部以良心、开端的慈善心、愿力行事,号称为人间所依止的佛,说(慈、悲、喜、舍)之法时,无量无边,常恒不变,无有可比,良心幽静,法身亮光,无人可达。」


时佛说此伽他,如是而作加持。以加持故,执金刚者及诸菩萨能见胜愿佛菩提座,世尊犹如虚空,无戏论、无二行瑜伽相。是业老练,实时世尊身诸支分,皆悉呈现是字,于全部世出人间,声闻、缘觉静虑思惟,勤修成果悉地,皆同寿数同种子,同依处同救世者。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 伽他:偈。 
‧ 无戏论:专注、稳重无争论。戏论:无意义的言辞、争论。 
‧ 无二行瑜伽相:行如幻法。 
‧ 是业老练:机缘老练。 
‧ 世尊身:大毘卢佛的报身佛。 
‧ 诸支分:应身佛。 
此刻大毘卢佛说完偈“伽他”,用种子字做加持,因受加持故,执金刚者及诸菩萨能见殊胜的佛与菩提座,大毘卢佛如在虚空中以专注稳重行如幻法。且修行者机缘老练时,大毘卢佛由报身佛兼顾出应身佛,皆呈现相同的种子字或真言偈,加持给具有相同心念的修行者、声闻、缘觉、菩萨,祂门都因勤修而有悉地成果。


【三】「阿字观」: 
全部如来之所加持,能作佛事普现色身于阿字门全部法转。


「善男人!此阿字全部如来之所加持,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能作佛事普现色身,于阿字门全部法转。是故,隐秘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若欲见佛,若欲供养,欲证发菩提心,欲与诸菩萨同会,欲利益众生,欲求悉地,欲求全部智智者,于此全部佛心,当勤修习。」 
善男人,此「阿」字是全部如来所加持的种子字。真言门修菩萨行的菩萨,能够用「阿」字,现化佛身做佛事,再用种子「阿」字,能够进入良心,滚动出全部佛法。因而原因之故,隐秘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若欲见佛,供养佛,想真实发菩提心,想与诸菩萨相会,想利益众生,想修行有成果,想求全部如来才智,须在此「阿」字的佛心上,勤加修持操练。


【四】阐明「大悲藏生漫荼罗王」: 
本尊化佛在坛城中修行(使用阿字布色),能够消业而修成化佛、应身佛;但仍须得大毘卢佛加持。


尔时,毘卢遮那世尊,复决议说大悲藏生漫荼罗王,敷置圣天之位,三昧神通真言行不思议法: 
‧ 大悲藏生漫荼罗王:以佛菩萨为主的坛城。「漫荼罗」即满意、具足、坛城。 
尔时大毘卢佛再次决议阐明诸佛菩萨的坛城,恭设佛菩萨与诸天的方位。用禅定神通持咒,恭请圣天的难以想象办法持经。


「彼阿阇梨先住阿字全部智门,持修多罗,稽首全部诸佛,东方申之,旋转而南边以及西方,周于北方。 
‧ 阿阇梨:八地以上具入空的修行者,又叫上师。 
‧ 修多罗:经。以息灾、克服、爱戴、增益四法符合经义,广作利益众生之事。 
阿阇梨已具有入空资历的上师,须先用「阿」字住良心。「阿」字是全部才智的开端,不断持修一段时间,稽首跪拜全部诸佛,由东方、南边、西方到北方,构成一圈(表明礼敬十方诸佛之意)。


次作金刚萨埵,以执金刚加持本身。或以彼印,或以[口缚]字,入于心里,置漫荼罗。 再次礼拜金刚萨埵,以执金刚加持本身;或打金刚萨埵、执金刚们的手印;或以种子字「[口缚]」字入心里,构成坛城(漫荼罗)。本尊、化佛修行之处叫漫荼罗。


如是第二漫荼罗,亦本寂加持本身故,无二瑜伽形、如来形、空性形。次舍所行道二分圣天处,远离三分住如来位,东方申修多罗,周匝旋转。 
‧ 无二瑜伽形:如幻法。 
‧ 如来形:法性。 
‧ 空性形:空性。 
‧ 舍所行道二分圣天处:舍人天道后可入菩萨道。 
‧ 远离三分住如来位:断除贪、嗔、痴三业,能够入佛位。三分:指贪、嗔、痴。如来位:即佛位。 如是进入更深的禅定中,此称为第二阶段修持漫荼罗。呈现良心幽静,由良心所出能量加持本身。构成的应身佛,会用如幻法、法性、空性入菩萨及佛位,由东方开端持咒、五字种子字,旋转良心不间断。


所余二漫荼罗,亦当所以便利作诸工作,复以大日加持本身,念广法界而布众色,真言行者应以皎白为先。」 
其他的二种漫荼罗,是以便利做工作为主。以大日亮光的亮光及能量加持本身,心念着广阔十办法界的众生;使用各种色彩(代表不同的各道)来度众生。修真言行的菩萨应以皎白(清净心里)为先。


说伽陀曰: 
‧ 伽陀:偈。


以此净法界,净除诸众生,自体如如来,远离全部过。 
‧ 以此净法界:能够使各法界的修行者清净。 
‧ 净除诸众生:除掉法界众生各种业障。 
‧ 自体如如来:使各界众生的良心都如如来相同亮光。 
‧ 远离全部过:远离全部过错。


如是而观想,思惟啰字门,寂然光焰鬘,净月商佉色。 
‧ 如是而观想:开端观想布白色。 
‧ 思惟啰字门:用种子字「啰」字观想。 
‧ 寂然光焰鬘:良心幽静忽然会亮光,有火焰、光鬘呈现,由空起相用。 
‧ 净月商佉色:白色银光如清净月色叫商佉色。良心在「空」的状况。


第二布赤色,行者当忆持,思惟字明照,本无大空点。 
‧ 第二布赤色:第二阶段观想布赤色。 
‧ 行者当忆持:修行者应当忆想持咒。 
‧ 思惟字明照:观想惟字可使心明照射。 
‧ 本无大空点:心里没有到达月轮。


焕炳初日辉,最胜无能坏,第三真言者,次运布黄色。 
‧ 焕炳初日辉:相似向阳的光芒。 
‧ 最胜无能坏:最殊胜无能损坏,修行只会更好不会更坏。 
‧ 第三真言者:第三阶段修行。 
‧ 次运布黄色: 观想布黄色。


定意迦字门,当随于法教,身相犹真金,正受害诸毒。 
‧ 定意迦字门:修种子字迦字。 
‧ 当随于法教:随佛的教训。 
‧ 身相犹真金:身相似真金色。 
‧ 正受害诸毒:正禅定能消除贪、嗔、痴诸毒障。


亮光遍全部,金色同牟尼,次当布青色,超度于存亡。 
‧ 亮光遍全部: 观良心亮光遍全部处。 
‧ 金色同牟尼:金色同佛身相同。 
‧ 次当布青色:第四观想布青色。 
‧ 超度于存亡:能够超度存亡。


思惟么字门,大寂菩提座,身色如虹霓,除全部怖畏。 
‧ 思惟么字门:观想种子字么字。 
‧ 大寂菩提座:入空性,良心幽静,坐菩提座。 
‧ 身色如虹霓:本尊与化佛,如虹霓般的亮光。 
‧ 除全部怖畏:可除全部恐惧。


最终布黑色,其彩甚奥妙,思惟诃字门,周遍生圆光。 
‧ 最终布黑色:第五观想布黑色。 
‧ 其彩甚奥妙:黑色彩光,奥妙无比。 
‧ 思惟诃字门:观想种子字诃字。 
‧ 周遍生圆光:良心周遍生圆光。


如劫灾猛焰,宝冠举手印,能怖全部恶,降伏诸魔军。 
‧ 如劫灾猛焰:种子字能在遍地用猛火焰消灾。 
‧ 宝冠举手印:化佛或本尊头带宝冠,打手印。 
‧ 能怖全部恶:能免除全部恶。 
‧ 降伏诸魔军:降伏各魔军。 
在漫荼罗(坛城)修行,用下面各种种子字办法修行,能够使各法界的修行者清净。除掉法界众生各种业障,使各界众生的良心都如如来相同亮光,远离全部过错。如此开端观想布白色,观想种子字啰字,良心幽静忽然会亮光,有火焰、光鬘呈现;此刻能够由空起相用,白色银光如清净月色叫商佉色,此为空的状况。 
第二观想布赤色,修行者应当忆想持咒或观想种子字惟字,可使心明照射,心里没有到达月轮,但已达相似向阳的光芒,如此修行只会更好、更前进。 
第三观想布黄色,观想种子字迦字,当随佛的教训,身相不似真金色,表明受诸毒障;若用此观良心亮光遍全部,金色同佛身相同,如此能够除掉此毒障。 
第四观想布青色,能够超度存亡,观想种子字么字时,良心幽静、坐菩提座,本尊如化佛,如虹霓般的亮光,可除全部恐惧。 
第五观想布黑色,此黑色彩光,奥妙无比,观想种子字诃字,良心周遍生圆光,种子字能在遍地用猛火焰消灾。化佛或本尊头带宝冠,打手印,能免除全部恶,降伏各魔军。



【五】画大悲藏生大漫荼罗(诸佛菩萨金刚菩萨之坛城)。


尔时,世尊毘卢遮那从三昧起,住于无量胜定,佛于定中显现遍全部无能害力明妃,于全部如来境地中生,其明曰:南么萨婆怛他 蘗帝弊 萨婆目契弊 阿娑迷 [金本]啰迷 阿者丽 伽伽泥萨么啰奶 萨婆怛罗 弩蘗帝 莎诃 
当时世尊大毘卢佛从三昧定中出定,再入住于无量胜定中,大毘卢佛在定中显现遍全部无能害力明妃咒语,加持心里已清净没有业障的菩萨;此刻本尊能够安住在良心中,持明妃咒能够由良心中幻化出无限的菩萨或化佛。其明妃咒曰: 
‧ 明妃:明妃咒。


「次调五颜六色,顶礼世尊及般若波罗蜜,持此明妃八遍,从座而起旋绕漫荼罗,入于心里。以大慈大悲力念诸弟子。阿阇梨复以羯磨金刚萨埵加持本身,以[口缚]字门及施愿金刚已,当画大悲藏生大漫荼罗。彼安祥在于心里而造大日世尊,坐白莲华,首戴发髻,[金本]咤为裙,上被绡縠,身相金色,周身焰鬘;或以如来顶印,或以字句,谓阿字门。东方全部诸佛,以阿字门及大空点。伊舍尼方,全部如来母虚空眼,应书伽字;火天方,全部诸菩萨,画真陀摩尼宝,或置迦字;夜叉方,观世安闲,莲华印并画一生补处菩萨眷属,或作娑字;焰摩方,越三分方位金刚慧印,持金刚隐秘主并眷属,或书[口缚]字;彼复弃三分位,画全部诸执金刚印,或书字句,所谓[合牛]字。次涅哩底方,于大日如来下作不动尊,坐于石上,手持[纟罥]索慧刀,周匝焰鬘拟作障者,或置彼印,或书字句,所谓唅字。风天方,降三世尊摧大障者,上有光焰,大势威怒犹如焰摩,其形黑色,于可怖中极令怖畏,手转金刚,或作彼印,或书字句,所谓诃字。」 
‧ 明妃:咒。 
‧ 大空点:用○表明。 
‧ 全部如来母虚空眼:如来母指佛母。虚空眼用⊙表明。 
‧ 三分位:分:指画漫荼罗时所用的单位。三分:指三个单位。 
‧ 复弃三分位:指移动三个单位的量。 
一、主佛: 
中心:佛、如来、菩萨,以某一个为主的相;此处是以毗卢佛为主的坛城。 
大悲藏生大漫荼罗(大日亮光如来的坛城)(毗卢佛的坛城)阐明: 
内院主供佛:中心大日亮光的如来(毗卢佛),(阿)字。 
东方诸佛(上方),(阿)字大空点○。 
东北方(伊舍尼方),为诸佛母,(伽)字。 
东南边(火天方),诸菩萨,画摩尼宝,(迦)字。 
北方(夜叉方),观世安闲及眷属,画莲花(娑)字。 
南边(焰摩方),金刚隐秘主并眷属,或书[口缚]字 
画全部诸执金刚印,或书字句,所谓[合牛]字 
西方(次涅浬底方),不动如来(唅)字。 
西北方(风天方),降三世尊摧大障者,或作彼印,或书字句,所谓诃字。


次于四方,画四大护。帝释方,名无畏结护者,金色白衣,面现少忿怒相,手持檀荼,或作彼印,或置字句,所谓作[口缚]字。夜叉方,名坏诸怖结护者,白色素衣,手持朅伽,并布光焰,能坏诸怖,或画彼印,或置字句,所谓[口缚]字。龙方,名难降伏结护者,亦如无忧华色,被朱衣,面像浅笑,在光焰中而观全部众会,或置彼印,或置字句,所谓索字。焰摩方,名金刚无胜结护者,黑色玄衣,毘俱胝形,眉间浪文,上戴发冠,本身威光照众生界,手持檀荼,能坏大为障者,或作彼印,或置字句,所谓吃谶字;及全部眷属使者,皆坐在白莲华上。」 
第二重院:次于四方,画四大护。 
东方(帝释方)为无畏结护,(金色,白衣)([口缚])字 
北方(夜叉方)为坏诸怖结护,(白色、素衣),([口缚])字。 
西方(龙方),尴尬克服结护,(无忧华色、朱衣),(索)字。 
南边(焰摩方)为金刚无胜结护(又称忍大护),(黑色、玄衣),(吃谶字)。


真言者如是敷置已,次当出外,于第二分画释迦种牟尼王,被袈裟衣,三十二导师相,为说最胜教施全部众生无畏故,或袈裟[金本]印,或以字句,所谓婆字。次于外漫荼罗,以法界性加持本身,发菩提心,彼舍三分位,当三作礼,心念大日世尊,如前调色;于第三分,帝释方,作施愿金刚童子形,三昧手持青莲华,上置金刚慧杵,以诸璎珞而自庄重,上妙绡縠为裙,极轻细者用为上服,身郁金色,顶有五髻,或置密印,或置字句,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于其右边,光网童子全部身分皆悉满意,三昧手执持宝网,慧手持钩,或置彼印,或书字句,所谓染字;依焰摩方,除全部盖障菩萨,金色发冠,持满意宝,或画彼印,或置字句,所谓恶字。夜叉方,地藏菩萨,色如[金本]孕遇华,手持莲华,以诸璎珞庄重,或置彼印,或置字句,所谓伊字;龙方,虚空藏,白色白衣,身有光焰,以诸璎珞庄重,手持朅伽,或置彼印,或置字句,所谓伊字。」 
2
、第二种画释迦牟尼王(释迦佛坛城) 
主佛:释迦牟尼王,种子字婆。 
东方帝释方:施愿金刚童子形,种子字 销。 
光网童子,种子字染。 
南边焰摩方:除全部盖障菩萨,种子字恶。 
北方夜叉方:地藏菩萨,种子字伊。 
西方龙方:虚空藏菩萨,种子字伊。



【六】讲演「灌顶法」是化佛所做的事。


真言者宴坐,安住于法界,我即法界性,而住菩提心。 
‧ 真言者宴坐:修真言的修行人要禅定中安住良心,住在漫荼罗坛城。 
‧ 安住于法界:如此良心能安住法界。 
‧ 我即法界性:由此代表我即法界性,住在菩提良心内。我:本尊、化佛。 
‧ 而住菩提心:本尊、化佛住在菩提良心内。


向于帝释方,结金刚慧印,次作金刚事,殷懃修供养。 
‧ 向于帝释方:面向帝释方打金刚慧印。 
‧ 结金刚慧印:打金刚慧印。 
‧ 次作金刚事:顺次做金刚事。 
‧ 殷懃修供养:并勤修法界供养法。


现诸佛救世,三昧耶印等,念全部方所,三转持真言。 
‧ 现诸佛救世:显现出诸佛救世的慈善心。 
‧ 三昧耶印等:禅定办法入三昧耶。 
‧ 念全部方所:使念力到某一方而能度众生。 
‧ 三转持真言:将真言用良心滚动三次。 
修真言的修行人,要禅定中安住良心在漫荼罗坛城中。如此良心能安住法界,由此代表我即本尊、化佛。本尊、化佛住在菩提良心内。面向帝释方打金刚慧印,顺次做金刚事,并勤修法界供养法。显现出诸佛救世的慈善心,禅定办法入三昧耶,觉受法界各道,将真言用良心滚动三次,使念力到某一方而能度众生。


依法召弟子,向坛而作净,授彼三自归,住胜菩提心。 
‧ 依法召弟子:依佛法召弟子入坛城修行。 
‧ 向坛而作净:面向坛城先洒净道场。 
‧ 授彼三自归:自己在佛前自授三皈依。 
‧ 住胜菩提心:能将心里安住在殊胜的菩提心中。


当为诸弟子,结法界性印,次结*轮印,专注同彼体。 
‧ 当为诸弟子:应当为诸佛弟子。 
‧ 结法界性印:打出法界印。 
‧ 次结*轮印:再打出*轮印。 
‧ 专注同彼体:一起一齐修行,起慈善心。


缯帛覆面门,而起悲愍心,令作不白手,满意菩提故。 
‧ 缯帛覆面门:护持佛弟子学佛。 
‧ 而起悲愍心:起慈善心。 
‧ 令作不白手:令修行有所收成而不空。 
‧ 满意菩提故:使佛弟子能满意菩提。


化佛教训弟子修行办法: 
依佛法召弟子入坛城修行,面向坛城,先洒净道场,自己在佛前自授三皈依,能将心里安住在殊胜的菩提心中。应当为诸佛弟子打出法界印、*轮印,一起一齐修行起慈善心,护持佛弟子学佛,使佛弟子能满意菩提,令修行有所收成而不空、没有不成果。


耳语而告彼,无上正等戒,次当为彼结,正等三昧印。 
‧ 耳语而告彼:劝诫佛弟子学佛要以发无上慈善心为主。 
‧ 无上正等戒:以戒律规戒自己。 
‧ 次当为彼结:结三昧印。 
‧ 正等三昧印:以愿守三昧戒。


授彼开敷花,令发菩提意。随其所至处,而教于学人。 
‧ 授彼开敷花:愿承受佛教训,而使本尊住莲花中并使得莲花花开,此刻果位是初地(登地)。 
‧ 令发菩提意:使佛弟子明青丝菩提心真实的意思。 
‧ 随其所至处:随其所到之处。 
‧ 而教于学人:而教训初学人。


作如是要誓,全部应教授。 
‧ 作如是要誓:乐意如此发愿。 
‧ 全部应教授:应该要教授全部佛的正法。 劝诫佛弟子学佛要以发无上慈善心,以戒律规戒自己,若有守此戒,以愿守三昧戒,愿承受教训而使本尊住莲花中并使得莲花花开入初地果位,使佛弟子明青丝菩提心真实的意思。随其所到之处而教训初学人。只需乐意发如此誓愿的佛弟子,都应该要教授全部佛的正法。


具德持金刚,又请白世尊:唯愿仁中胜,讲演灌顶法。 
‧ 仁中胜:报身佛,指毗卢佛。


尔时薄伽梵,安住于法界而告金刚手,专注应谛听: 
‧ 尔时薄伽梵:毘卢遮那佛。 
‧ 安住于法界:安住法界菩提良心内。 
‧ 而告金刚手:告知金刚手菩萨。 
‧ 专注应谛听:专注听法教。


我说诸法教,胜安闲摄持,师以如来性,加持于自体。 
‧ 我说诸法教:各种佛法的教训及法脉。 
‧ 胜安闲摄持:最殊胜是心里摄受专持的修行。摄:摄受。持:修持。 
‧ 师以如来性:菩萨以佛性加持。如来性:佛性。 
‧ 加持于自体:加持于修行者 。


或复以密印,次应召弟子,令住法界性,大莲华王中。 
‧ 或复以密印:隐秘手印。 
‧ 次应召弟子:其次应召弟子入坛城。 
‧ 令住法界性:令安住法界。 
‧ 大莲华王中:清净体性的大莲花中,其内住修真言的修行人。


以四大菩萨,所加持宝瓶,结支分生印,而用灌其顶。 
‧ 以四大菩萨:一起以四大菩萨加持。 
‧ 所加持宝瓶:并以宝瓶灌顶法办法加持。 
‧ 结支分生印:结支分生手印。 
‧ 而用灌其顶:一种灌顶办法。


髻中应授与,大空暗自门,心置无生句,胸表无垢字。 
‧ 髻中应授与:报身佛到应身佛用同一种灌顶办法于髻中,授与才智种子。 
‧ 大空暗自门:此刻有月轮中的暗字。 
‧ 心置无生句:良心呈现真言、咒语。 
‧ 胸表无垢字:胸前显现卍字。


或全部阿字,发髻金色光,住白莲华台,等同于仁者。 
‧ 或全部阿字:阿字。 
‧ 发髻金色光:发髻中放出金色光。 
‧ 住白莲华台:本尊住在白莲华台上。 
‧ 等同于仁者:如此即同佛相似。仁:佛。 
请佛(大毘卢佛),阐明灌顶法。 
我说各种佛法的教训中,最殊胜是心里摄受专持的修行。佛菩萨以佛性加持于修行者,或再以隐秘手印召弟子入坛城,安住法界清净体性的大莲华中;一起以四大菩萨加持,并以宝瓶灌顶法办法加持。由报身佛到应身佛用同一种灌顶办法于髻中,授与才智种子;此刻有月轮中的暗字,良心呈现真言、咒语,胸前显现卍字及阿字,发髻中放出金色光,本尊住在白莲华台上。如此即同佛相似(此为化佛的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