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五.隐秘漫荼罗品第十一文言注解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五


(大日经卷五)


隐秘漫荼罗品第十一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摘要


三密加持办法修持秘法以进入坛城的修行。 
‧ 隐秘:以三密加持修行,即口持密语(语密),手持密印(身密),意观本尊(意密)。 
‧ 漫荼罗:禅定内观修行成果之处,又名坛城。


内容要点如下 
一、真言行门度无余众生界,满意本愿故;修行之意图为度众生,满意本愿。 
二、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以种子字、五轮在坛城内观修本尊。 
三、十二句真言王:运用十二句真言,能够降伏四魔、法界生、三处流出得无边智生。 
四、真言门修菩萨行:这是菩萨修行的办法。


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以如来眼调查全部法界,入于法界俱舍,以如来奋迅相等庄重藏三昧,以现法界无尽严故,所以真言行门,度无余众生界,满意本愿故。时佛在三昧中,于如是无尽众生界,从众声门出随类音声,如其赋性,业生老练受用果报,显形诸色种种言语,心所怀念而为说法,令全部众生皆得欢欣。复于逐个毛孔法界增身呈现,出已同等虚空,于无量国际中,以一音声法界语表,讲演如来产生偈: 
能生随类形,诸法之法相,诸佛与声闻,救世缘由觉, 
勤勇菩萨众,及仁尊亦然。众生器国际,次序而建立, 
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由具智便当,离于无慧疑, 
而观此道故,诸正遍知说。


一、真言行门度无余众生界,满意本愿故。 
此刻毗卢佛以如来眼调查法界,入色终究顶天,现出法界宫的无尽庄重,以如来法进入相等庄重藏三昧定,用真言办法满意愿力以度各类众生。 
此刻毗卢佛在三昧定中,心所怀念的为众生说法,且令全部众生欢欣。众生因赋性业力不同受果报不同,因而显出各色相之体及各种言语,毗卢佛能够以不同路言语,度不同路众生。毗卢佛由毛孔增身呈现入空定中,以一音声法界语,于无量国际讲演如来产生的偈文。 
如来能变幻进入各道及各类形众生度生。诸法的法界相及诸佛菩萨、声闻、缘觉、金刚菩萨及化佛亦然,各道众生,即因心的次序构成了各种国际。 
能生心及住于心才干生诸法,修到「常」、「恒」才是实在的生心,此心为诚心,具有妙才智,能够便当度生。因要观到良心的原因,即如诸佛如来所说,是要有才智、勿有置疑才干成果。


二、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 
尔时,法界生如来身,全部法界本身表化云遍满。毗卢遮那世尊纔生心顷,诸毛孔中出无量佛,展转加持已,还入法界宫中。所以,大日世尊复告持金刚隐秘主言:「隐秘主!有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汝当谛听,善怀念之,吾今讲演。」 
‧ 法界:自性。 
‧ 如来身:报身佛。 
‧ 本身:自性、法身。 
‧ 表化:变幻。 
‧ 云遍满:无数量。


持金刚隐秘主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时,薄伽梵以偈颂曰:真言者圆坛,先置于自体,自足而至脐,成大金刚轮。从此而诚意,当思惟水轮,水轮上火轮,火轮上风轮,次应念持地,而图众形像。 
修真言修行者观本身是坛城,由下而上为地(大金刚轮)、水、火、风四轮,由此修入空性,一般称为五轮观(地、水、火、风、空)。 
佛是由法界而生出,这是法界中的一种变幻,报身佛能够将法身以他受用身办法,化出无量应身佛出人间。此刻,由自性生出法身佛,再由法身佛生出报身佛,此报身毗卢佛在法界中,以他受用身办法变幻出无量应身毗卢佛。 
报身毗卢佛顷刻间,由毛孔中出世无量应身佛。展转加持此应身佛后,又回色终究顶天法界宫中。所以应身毗卢佛放光如大日,又告知金刚隐秘主言:「隐秘主,在心里坛城中能够以种子字,五轮标帜,造出本尊;当细心听之、善怀念之,吾现讲演。」 
持金刚隐秘主言:「是,世尊!咱们十分愿意听闻。」此刻各佛以偈颂之。 
此处指用五轮须持咒修持,将本身观成下图。由五轮入空的一种办法。


三、尔时隐秘主金刚手进入佛的身、口、意法相等观的亮光中,念着未来众生为断全部疑虑而说大真言王曰: 
尔时,金刚手升于大日世尊身、语、意地,法相等观,念彼未来众生,为断全部疑故,说大真言王曰: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阿三忙[金本]多达摩驮[者见] 蘗登蘗哆喃 萨婆他 暗欠暗恶 糁索 含鹤 [口落][口缚] 莎诃[合牛][口落]诃啰鹤 莎诃嚂[口落] 莎诃


持金刚隐秘主说此真言王已,时全部如来住十方国际,各舒右手摩执金刚顶,以善哉声而称叹言:「善哉!善哉!佛子!汝已超升毗卢遮那世尊身、语、意地,为欲照明全部方所,住相等真言道诸菩萨故,说此真言王。何以故?毗卢遮那世尊、应、正等觉,坐菩提座,观十二句法界,降伏四魔。此法界生,三处流出,损坏天魔军众。次得世尊身、语、意相等,身量同等虚空,语意量亦如是。逮得无边智生,于全部法安闲而讲演法,所谓此十二句真言之王。 
持金刚隐秘主说完此大真言王时,住在十办法界全部的如来,各舒张右手摩执金刚顶而称叹曰:「很好!很好!佛子!你已入毗卢佛的身、口、意的修持,你将为照明全部法界场所,定要在空性中(住相等性、修真言菩萨果位)说此真言之王。由于毗卢佛是坐菩提座的报身佛、观此十二句,法界中能够降伏四魔。法界生,三界流出此十二句,天魔为之损坏;其次得入佛身、语、意,与佛相同入虚空中,得佛无量才智,讲演佛法无碍,所以称此十二句为真言之王。


佛子!汝今现证毗卢遮那世尊相等身、语、意故,众所常识,同于正遍知者。」而说偈言: 
汝问全部智,大日正觉尊,最胜真言行,当讲演法教。 
我往昔由是,发觉妙菩提,开示全部法,令至于灭度, 
现在十方界,诸佛成证知。 
佛子!若你证入毗卢佛之身、口、意的修行,各种常识也如佛相同能够遍知全部处。 
你问全部妙才智,即如佛相同亮光,毗卢佛的真言最殊胜,当说此教法,我由早年发觉妙菩提良心法,即开示全部法本,直到今天我己灭度。但如今在十方国际诸佛仍以此办法以证到菩提心。


尔时,具德金刚手心大欢欣,诸佛威神所加持故。而说偈言: 
是法无有尽,无自性无住,于业生摆脱,同于正遍知, 
诸救世便当,随于悲愿转,开悟无生智,诸法如是相。 
此刻具有德行的金刚手满心欢欣,由诸佛加持而说此偈;此真言王是无量法,心里要无挂碍,无业障,才闪现自性,心里清净即摆脱,由于净业障即可生清净心,如此才干与佛相同遍知遍地。诸佛由于救世之便当随悲心、愿力展转各道度生,修行定要开悟现性得无生才智,佛法也如各种实相体现于各道中。


时,执金刚隐秘主复说优陀那偈,请问毗卢遮那世尊,于此大悲藏生大漫荼罗决断所疑,为未来世诸众生故。 
时执金刚隐秘主复说此偈(优陀那偈)。请问毗卢佛为使未来世的各界众生断全部疑问,须在坛城修行。因佛的悲愿望力,由佛的大悲藏良心加持修行者而生出大漫荼罗坛城,修行者在此大漫荼罗坛城中,能够断除全部疑问。


已断全部疑,种智离热恼,我为众生故,请问于导师。 
曼荼罗何先?惟大牟尼说。阿阇梨有几?弟子复几种? 
云何知地相?云何而择治?云何当作净?云何彼坚住? 
及净诸弟子,惟愿导师说。云何已净相?以何而作护? 
云何加持地?作业谁为初?修多罗有几?云何作地分? 
我为未来众生之原因讨教毗卢佛导师,怎么断全部疑问、种子才智怎么生?怎么去除习气及烦恼障?请佛说漫荼罗以何者为先呈现,阿阇梨有几种?佛弟子有几种?怎么知地相?怎么挑选管理?怎么净业?怎么坚住菩提心及清净佛弟子业障?请毗卢佛说怎么知己已是清净相?以什么作护摩?怎么加持初地菩萨,开端作业是什么?修多罗有几种?怎么作漫荼罗修行(地分)?


几种修供养?云何花香等?此华当献谁?香亦复如是。 
云何而贡献?应以何花香?诸食与护摩,各以何轨仪? 
供养有几种?何谓花及香?此华供献给谁?香怎么贡献?以何种花香?施舍食物与护摩以何种仪轨?


及诸圣天座,愿说此教法。身相显形色,唯次序开演, 
所尊之密印,及与自敷座,何以名为印?是印从何生? 
灌顶复几种?三摩耶有几?真言者何时?勤修真言行, 
当具菩萨道,云何见真理?悉地有几种?及与成果时, 
云何升大空?云何身隐秘?不舍于此身,而得成天身。 
种种诸改变,彼复从何生?日月火方等,曜宿星时分, 
所现诸不祥,存亡受众苦。云何令不起?所起尽除灭? 
而得常接近,诸佛两足尊。几种护摩火?几事而增威? 
诸佛不同性,唯愿导师说。无余诸国际,及与出人间, 
彼果及数量,殊胜三摩地。老练在何所?未老练云何? 
复齐于何时?业生得摆脱?正觉全部智,离热恼世尊, 
诸佛愿说出此教法,身相显出各形色,依次序讲演本尊密印及座印是什么?由何生出印?灌顶有几种?三摩耶有几种?真言者何时勤修真言行?菩萨道条件是什么?怎么见良心?悉地有几种?何时有成果?怎么入空性?本尊有何隐秘?怎么不舍得天身?各种改变由何而生?日月火方等,曜宿星时分呈现出不祥之光,受存亡各种苦,怎么不生起各种苦?怎么能灭除各种苦?由此常接近善常识及诸佛。几种护摩火?怎么添加其功用?各佛的愿力不同,请佛阐明,各种国际及出人间,无量法及殊胜良心法是什么?怎么老练取得,脱离烦恼习气而能入佛之家?


告金刚手言:善哉大勤勇! 
隐秘漫荼罗,决议圣天位,大悲根本生,无上摩诃衍, 
诸佛最隐秘,如汝之所问。大力持金刚,我今略宣说, 
漫荼罗初业,佛子应谛听!十二支句生,大力持明王, 
所应最早作,住于本三昧,解了瑜伽道,而作众作业。 
佛告金刚手言:「很好!大修行者!入隐秘漫荼罗,这是坛城开端的成果,是诸佛最隐秘的教训修行之处。此处的根本是由大悲心生出的,由此能够决议修行的果位。」佛弟子听十二句真言生出,金刚大力护持,修行者住良心,于禅定中了解相应法(瑜伽),对各道做各种的作业。


阿阇梨有二,灵通印真言,彼相亦如是,深秘显略分, 
能知深广义,可传者方授。正觉之长子,远离于世乐, 
第二求现法,深着痴攀缘,人间漫荼罗,全部为斯作。 
阿阇梨有二条件: 
1. 灵通手印及真言,本尊相亦如是,能灵通显密深广之义理;可传者才可授之。佛弟子要远离人间纵乐。 
2. 企求现良心的法脉。凡夫因痴、攀缘构成人间,阿阇梨要能处理因果及业障,能够在人间为他们解除此妨碍。


诸佛二足尊,灌顶布道者,说四种弟子,时非时不同, 
一者时朗读,非时俱非俱。具有全部相,佛说亲弟子, 
开端知地相,即所谓心肠。我已说作净,如前修作业, 
若离于过患,心肠无所畏。当得成真净,离全部诸过, 
坚住如是知,见自三菩提。若异于此者,非能清净地, 
若住妄别离,行者净其地,隐秘主非净,以离菩提心, 
故应舍别离,净除全部地。 
佛能够灌顶及布道。说四种弟子(时朗读、非时朗读、俱朗读及非俱朗读),任何时若朗读,在定中呈现全部相;开端知地相,此为心的相。我已说要净心,如前面各种修行作业,远离因果及罪患,心肠无所畏,必得成真清净,远离全部过错,坚决守住如是所知的心,留住菩提心则自见三菩提。修行若异于此者,则不能随清净地;若住梦想心、别离心,则修行者就要清净其心。隐秘主舍离菩提心,即非清净法,故应舍离别离心,净除全部妨碍。


我广说法教,全部漫荼罗,是中所先事,愚痴不知解。 
我广说此教法,是全部漫荼罗中的首要之事,愚蠢、痴业者不能知解此教法。


非名人间觉,亦非全部智,甚至不能舍,别离诸苦因。 
应当为弟子,而净菩提心,护以不动尊,或用降三世。 
若弟子不为,妄执之所动,当成最正觉,无垢喻虚空。 
初加持是地,依于诸释教,第他心安闲,唯此非余教。 
此非名人间觉,亦非佛的全部才智,乃因佛不舍众生,替众生解心中之苦因。应当为弟子净心而得菩提心,并以金刚不动尊护坛城或用以降伏三世。若弟子不为妄念执着所动,修行者必可成佛,良心无垢比如虚空。初得佛加持为初地果位,依佛的教理,再求心里安闲,梵学以此为主,其他非教理。


四种苏多罗,谓白黄赤黑, 
第五所应念,所谓虚空色。空中而等持,印定漫荼罗, 
第二持綖经,置于道场所。全部如来座,及诸佛智子, 
悦意妙莲华,人间称吉利。缘觉诸声闻,所谓边智者, 
当知所敷座,芰荷青莲叶。国际诸天神,梵众认为初, 
赤色[金本]昙华,彼称为座王,降此如所应,念居其地分。 
四种业障要消除,天界以白色代表骄慢业,畜生道以黄色代表痴业,人界以赤色代表淫业,阴间道以黑色代表执着。第五应持咒,念力消业到虚空无色时,由此进入禅定中,在禅定中得佛加持,以手印决议漫荼罗的品种;持经安顿庄重道场,全部如来座及诸佛子。高兴的意念、妙莲华代表良心清净,人间称为吉利相。缘觉及声闻属边智的修行者,所坐只要莲叶青梗。人间诸天神们以赤色苞莲花,己称之为座王。生出这些(指花梗等相)法界相应之事,此是以修行的居处及果位而有分。


供养有四种,谓作礼合掌,并及慈善等,人间与华香。 
从手产生花,奉诸救世者,结支分生印,而观菩提心。 
各各诸如来,彼所生子等,所以无过花,芬妙复光显。 
法界为树王,供养仁中尊,真语以加持,三昧安闲转。 
胜妙广阔云,法界中出世,从彼雨众花,常遍诸佛前。 
其他世天等,亦当散此华,贡献随相应,本真言性类。 
如是涂香等,亦随其所应,空水轮对峙,是谓吉利印, 
彼所奉花等,当心里献之。若诸世天神,应知在脐位, 
或金刚拳印,若复莲华鬘。而在空中献,导师救世者, 
甚至诸世天,各如其次序。 
供养有四种: 
1. 谓以慈善心作礼合掌。 
2. 人间的花香用手拿出赠给诸佛。 
3. 以手印观菩提心供养各如来及其佛子(菩萨),用如幻法幻花,没有垢染的花,仍是芳香妙香、亮光显耀。将之回向法界供养佛菩萨。 
4. 真言请佛加持,良心滚动,殊胜广阔。慈善心由法界生出,如雨般下很多花,常遍照于佛前,其他各天也散花供佛(此即法供养之义)。 
如是涂香也是随真言法之相应而作之;有吉利印以空水轮对峙的手势而呈现,所贡献的花以良心献之。此为法供养。 
各天神及金刚拳印在脐位。若要献莲华宝鬘,对佛是在空中献之。诸佛菩萨甚至各天,都依次序教训此供养法。


护摩有二种,所谓内及外。业生得摆脱,复有芽种生, 
以能烧业故,说为内护摩。外用有三位,三位三中住, 
成果三业道,人间胜护摩。若异此作者,不解护摩业。 
护摩有两种,指内护摩及外护摩。业障闪现消除之后即使得摆脱,但第八识识种子芽种再闪现业障,以火大三昧烧除业障,称为内护摩。外护摩需要以「体、相、用」办法显出「法、报、应三身」的化佛,并以大悲心度生,成果身、口、意庄重的佛身相,此为人间中最殊胜的护摩法。若修行异于此法,则是不了解护摩真义。 
‧ 护摩:护菩提心、诚心妙用。 
‧ 内:内护摩。 
‧ 外:外护摩。 
‧ 业生:业障闪现。 
‧ 芽种:第八识识种子。 
‧ 三位:体、相、用闪现法性。 
‧ 三中住:由法性中现出具有法、报、应三身的化佛住于空性中。


彼痴不得果,舍离真言智。如来部真言,及诸正觉说。 
若修行者有痴业则无法得佛果妙成果,不以真言、咒语修持,无法证得才智。佛部真言及诸佛皆如此说。 
‧ 痴:痴业。 
‧ 果:佛果及妙成果。 
‧ 真言智:才智。 
‧ 如来部:佛部。 
‧ 正觉:佛。


当知白与黄,金刚具众色。观安闲真言,纯素随事迁。 
修习外护摩时要了知颜色之表明。白色表明息灾法,黄色表明增益法,修持护法以黑色表明。莲部修行者持真言,可随众生需求,心里闪现月色有所改变, 
‧ 白:息灾。 
‧ 黄:增益。 
‧ 众色:黑色。 
‧ 观安闲真言:莲部。


四方相重普,轮圆如次序。三隅半月轮,而说形亦然。 
坛城闪现普光,依次序现出亮光。由空现出佛三角及月轮,自月轮中现出佛菩萨本尊身形。 
‧ 四方:坛城。 
‧ 轮圆:良心现光之现象。 
‧ 三隅半:佛三角。「空」与「相」相连之处,具有智种子妙用之处。 
‧ 月轮:第八识中与「空」相连之处。


初应知色像,所谓男女身。或复全部处,随期类形色, 
了知空性与佛身像的改变,变幻出佛菩萨身相。由光中现化佛无数量可遍全部处,跟着布坛的颜色,而知其度生的类别不同。


不思议智生,是故不思议。应物有殊异,智智证常一, 
智种子由空闪现,此智种子具难以想象的佛才智。与佛相应时,所承受的法器物品有所不同,修持取得如来藏智种子是榜首要件。 
‧ 智智:前「智」为如来藏,后「智」为智种子。


乃诚意渊博,当知是其量。座印亦如是,以及诸天神, 
诚心会变得广阔无边,无法知其量。法座及印信亦由空闪现,若现出天神像,


如诸佛所生,印同等彼生。以此法生印,印持诸弟子, 
此也是由佛所加持化现,此印信也由空所现。空闪现出法印,加持佛弟子。


故略说法界,用是为标帜。 
法界中的佛与菩萨,应具有法印作为标帜(例如:卍字、红点、白毫、网脉、法器、法帽、法服、法座…)。


灌顶有三种,佛子诚意听! 
灌顶有三种,佛子请诚意倾听!


若秘印便当,则离于作业,是名初胜法,如来所灌顶。 
如来灌顶时,若以密印为便当法,叫做初胜法,


所谓第二者,令起作众事;第三以心授,悉离于时方。 
第二种灌顶,马上可开端进行度生之事;第三种灌顶,以相应法与佛相应,不受时刻与空间约束,皆可与佛菩萨相应。可在任何时刻、地址作灌顶。


令尊欢欣故,如所说应作,现前佛灌顶,是则最殊胜。 
令本尊欢欣则需发愿做度生作业;所以得到佛灌顶是最殊胜的。


正等觉略说,五种三昧耶。初见漫荼罗,具足三昧耶, 
佛说五种三昧耶修持法。榜首种现漫荼罗,修行者须具三昧耶戒,


未传实在语,不授彼秘印。第二三昧耶,入[者见]圣天会。 
这时不传咒语及不授以法印。第二种三昧耶,参加诸佛盛会。


第三具坛印,随教修妙业。 
第三种三昧耶是指经佛菩萨授法印,才可在漫荼罗坛城中修行妙业。 
‧ 妙业:由空重用或由月轮重用之法。


复次许布道,说具三昧耶,虽具印坛位,如教之所说。未逮心灌顶,隐秘慧不生,是故真言者,隐秘道场中。 
具足三昧耶之后才可成上师传法。第四种三昧耶,虽修行者已达到具有法印,如经教所说。若未受持心灌顶则密才智不会闪现。


具第五要誓,随法应灌顶。 
第五种三昧耶,修行者应发宏愿,随所修法不同而有不同之灌顶。


当知异此者,非名三昧耶。 
若修行者修行办法与此不同,则无法称为三昧耶。


善住若观意,真言者觉心, 
住空以意根修持,修真言的修行者会有觉性闪现,


不得于三处,说彼为菩萨。得无缘观行,便当利众生, 
不可于三界中(欲界、色界、无色界),声称自己是菩萨。要随缘度生利益众生。


为植众善本,故号仁中尊。 
此刻修行者是在增加福报,是归于化佛、化菩萨的修行办法。


于诸法本寂,常无自性中, 
诸法由诚心涅槃幽静处闪现,诚心是归于常及空的情况。


安住如须弥,是名为见谛。此空即实践,非虚妄言说, 
修行者要安住在空、涅槃幽静法性中,名为见谛。此种情况的空为实相的空,而非妄相。


所见犹如佛,先佛如见是。逮得菩提心,悉地最无上, 
修行者于空所现之情况与佛菩萨是相同的,曩昔的佛也是如此修行。修得见谛及菩提心才是最上乘的悉地成果。 
‧ 悉地:人间的度生法。


从此有五种,诸悉地不同。所谓入修行,及胜进诸地, 
从此有五种不同的人间度生法。所谓修行次序(榜首种),地上位圣境(第二种),


人间五神通,诸佛缘觉等。求学无间息,乃诚意续净, 
大乘修行者及声闻、缘觉小乘修行者,修持五种神通(第三种),继续修行无间断,到心彻底清净(第四种),


未熟令老练,尔时悉地成。 
令第八识芽种发芽闪现消除业障之后,此刻才算是悉地成果(第五种)。


于彼一时顷,净业心俱等, 
在那时的情况,其清净心闪现,


真言者当得,悉地随意生。悉地升空界,如幻无畏者, 
以清净心持咒度生,度生则能随意念成果。修行者以清净心入空,由空起如幻法,具有大无畏度生的才能,


咒术网所惑,同于帝释网。如干闼婆城,全部诸公民, 
不被魔网咒术所利诱,好像天界所具有的保护网。也可现出好像乐神(干闼婆)众生相,


身隐秘如是,非身亦非识。又如于睡梦,而游诸天宫, 
天界身的隐秘如是,非肉身、非认识心,而是精力身。犹好像于睡梦中到诸天宫中游历,


不舍于此身,亦不至于彼。如是瑜伽梦,住真言行者, 
精力身不放弃修行者本身的肉身,未达佛应化身的程度。此种修行法归于梦中修行法、持咒修行的修行者,


所生积德行善业,身相犹虹霓。真言满意珠,出世意语身, 
所度生的积德行善,本尊身相庄重。咒语好像宝珠一般,出世如幻的幻身,


随念雨众物,而无别离想。犹十方虚空,离诸有为行。 
随意念而现众生所需求的物品,持咒度生时不能起别离心。犹如入空境地,非认识心的重用,


真言者不染,全部别离行。解了唯有想,如是遍调查。 
修真言之修行者滚动良心不染业障,可做全部事度各道众生。进入第六识想蕴即可满意各道众生所需,如此可遍法界,调查各道众生需求。 
‧ 不染:不染业障。 
‧ 别离行:度各道众生。行:度生。 
‧ 想:想蕴。


尔时真语者,诸佛同随喜。正觉两足尊,说二种护摩, 
此刻修真言者学习与诸佛一起做度生作业。由此而说两种护摩(内护摩、外护摩), 
‧ 随喜:度生作业。


所谓内及外,增威亦如是。诸尊殊类性,调查当证知, 
所谓内护摩及外护摩,因度生越广而才能越强。修真言之修行者,其因愿力不同本尊闪现之相法亦不同,有必要经修证方可印证。


人间诸真言,今说彼定量。福德安闲等,众常识天神, 
利益人间的各种真言,为有极限的。包含福德神与安闲天等,众所皆知的天神。 
‧ 定量:不可于空性内所运用的法;意即出六道度生所用之法。 
‧ 众常识天神:众所皆知的天神。


彼所阐明咒,即与大力印。彼皆现世果,故说有重量。 
天神咒及大力护法印。皆为现世的果报成果,故说有某一道有限的成果。 
‧ 重量:指在某一道所用之法。


虽成不坚住,悉是生灭法。出人间真言,无作本不生, 
尽管度生能有所成,但无法住于空性中。因而度生法归于生灭法,而非无为法。入空的真言,于空性中重用时,良心仍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 
‧ 生灭法:人间法。 
‧ 无作:由空重用的现像。 
‧ 本不生:良心不生不灭、如如不动。


业生悉已断,打败离三过。麟角无师者,及佛声闻众, 
业障升起时悉地成果断除,修行者须远离贪、嗔、痴三业,方可成果悉地。缘觉、佛及声闻众, 
‧ 麟角无师者:缘觉修行者。


菩萨诸真言,彼量我当说。逾越于三时,众缘所生起, 
菩萨所持之真言,其度生之目标有所不同。逾越了曩昔、现在及未来,因各种缘由而成果各种度生之法,


可见非见果,从意语身生。人间之所传,果数经一劫。 
只见到持诵咒语不见得可见众生相,要由修行者本尊身的意念去持诵。人间所传之本尊法,本尊成果需经一个阿僧祇劫。 
‧ 身:指本尊身。


等正觉所说,真言过劫数。大仙正等觉,佛子众三昧。 
此修行法为佛所教授,修持真言法,需通过三大阿僧祇劫方可成佛。此刻由如来所教授;菩萨们需由如来教授修持各种三昧法。 
‧ 佛子:菩萨。 
‧ 劫数:三大阿僧祇劫。


喧嚣离于想,有想为人间。从业而获果,有老练熟时, 
清净心是不带有梦想(妄念)的,有梦想(妄念)即为人间凡夫。需从业障中修行清净心而取得成果,第八识芽种萌生时仍需战胜。 
‧ 有老练熟时:第八识芽种萌生时。


若得成悉地,安闲转诸业。心无自性故,远离于因果。 
当悉地成果时,本尊咒可由良心转化消除业障。妄心不归于自性,诚心闪现要远离因果及妄念。


摆脱于业生,生同等虚空。 
了脱存亡需业障呈现再净除;实践上业空、性本空(注:业障乃由空所现,其体性亦为空)。


复次,隐秘主谛听!彼密印、形相、敷置圣天之位、威验现前、三昧所趣,如是五者,往昔诸佛成菩提法界虚空行,本所誓愿,度脱无余众生界,为欲利益安泰彼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故。 
密印(手印)、形相(本尊相)、敷置圣天之位(坛城处修行才能)、威验现前(三十二相)、三昧所趣(度生场所)此五项,是早年诸佛修菩提入空时,都需要发愿度无量众生,为欲利益安泰真言门修习菩萨行诸菩萨的原因。


金刚手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时薄伽梵以偈颂曰:开规矩等觉,敷置漫荼罗,密中之隐秘,大悲胎藏生。及无量人间,出世漫荼罗,彼全部图画,次序说当听。 
此刻毗卢佛以偈讴歌漫荼罗(此段阐明漫荼罗品种及构成,后段阐明漫荼罗的画法)。开端由八地化佛开端修行叫应身化佛,敷效安顿,化佛本尊于漫荼罗内修行度生。此漫荼罗是佛菩萨密法中的隐秘。是由佛菩萨的大悲心智种入应身化佛莲花内,构成藏识所引发出世的。佛菩萨的悲愿及度生办法藏于此漫荼罗中。 
八地化佛的应身化佛由此漫荼罗应化无量心法,用于度生,于各道中。漫陀罗内会显出度生时的图画,此图画依修行时,由心的不同次序,而衍生出下列各种漫荼罗。 
‧ 薄伽梵:毗卢佛。毗卢佛开端介绍漫荼罗。 
‧ 漫荼罗:指八地应身化佛修行度生处。 
‧ 坛城:指初地化佛修行度生处。


下面由毗卢佛开示介绍漫荼罗。 
一、榜首大类:悲生漫荼罗包含大空成果漫荼罗、如来漫荼罗、隐秘漫荼罗三种。 
此处指佛菩萨及空成果的漫荼罗。 
大空成果漫荼罗


四方普周匝,一门及通道,金刚印遍严,中羯磨金刚。 
其上妙莲华,开敷含果实,于彼大莲印,大空点庄重。 
八叶悉圆正,善好具须蕊,十二支生句,遍及华台中。 
其上两足尊,导师成正觉,以入漫荼罗,眷属自环绕。 
当知此开端,悲生漫荼罗,从此流诸坛,各如其本教, 
作业形悉地,安顿诸佛子。 
(一)大空成果漫荼罗:(阿字观,法身体性亮光成果)。漫荼罗四方以五色线环绕,具有佛的五种才智,构成一个四方坛,有一主门及通道,金刚印遍及四周严守漫荼罗。其中有羯磨金刚护持(此为作作业的金刚)。 
漫陀罗中心中台上有美妙清净莲花,花开平放,内含果实代表具有佛菩萨的智种;并有卍字及阿字亮光无比,庄重此漫荼罗。若莲花八叶满意规矩,具须蕊完好无损,代表才智福报具足度生无碍。 
十二字真言呈现,现亮光于莲华台中。 
应身化佛即入漫荼罗中,其有缘修行眷属环绕八地应身化佛周围。当知此为开端的情况,以佛的悲心及智种所生成的叫悲生漫荼罗。从此各种法脉由此漫荼罗流入各界坛城中;各各漫荼罗依其教法,度生作业为成果,可安顿诸佛子。 
‧ 周匝:以五色线环绕,可代表五种智性,是佛的五种才智成果。 
‧ 羯磨:作业。 
‧ 大莲印:卍字。 
‧ 大空点:阿字,法界亮光体。 
‧ 十二支生句:十二字真言王。即显出度生之用的十二个种子字。


如来漫荼罗 
复次隐秘主!如来漫荼罗,犹如净圆月,内现商佉色。 
全部佛三角,在于白莲华,空点为标帜,金刚印环绕。 
从彼真言主,周匝放亮光,以无疑虑心,遍及而流出。 
如来漫荼罗是诸佛的孕育处。再次隐秘主呀!现在介绍如来漫荼罗。应身化佛的心显出清净满意如圆月的诚心,其诚心现出亮堂光如商佉色(螺的莹亮亮光之色、白色银光如清净月色叫商佉色)。佛由此三角亮堂处显出身形,并坐于白莲花上,此圆月诚心中心设阿字标帜。金刚密印环绕着诚心持诵真言时,此诚心由空起妙用,放亮光无量,以无疑虑心遍及流入各道中。 
‧ 佛三角:佛由法身应化成报身佛、应身佛的一种办法。指菩提心处,佛在法身是住空;此处由空显色身相的办法。三角由阿字排列出,是佛闪现之处,其色白露脸,一般写白三角与佛三角意思相同。


隐秘漫荼罗 
复次隐秘主!观世安闲者,隐秘漫荼罗,佛子专心听。 
遍及四方相,中吉利商佉,出世钵昙华,开敷含果实。 
上表金刚慧,承以大莲印,布全部种子,善巧认为种。 
多罗毘俱知,及与白处尊,明妃资财主,及与大势至, 
诸吉利受教,皆在漫荼罗。得安闲者印,殊妙作标相, 
何耶揭哩婆,如法住三角。漫荼罗环绕,严好初日晖, 
当在明王边,巧慧者安立。 
隐秘漫荼罗:内指观音菩萨化菩萨及护持的护法。 
再次隐秘主呀!观世安闲者修行的坛城叫隐秘漫荼罗,佛弟子听好!此漫陀罗现四方坛城相。中心为亮堂带莹光的商佉台(螺台),此为吉利之物;由此台中生出赤色莲花,莲花敞开,其内含果实,代表具有坚决不动之正知见才智。以红莲花构成卍字,并布全部种子,以善念巧慧为种。 
多罗菩萨、毘俱知金刚、菩提心育佛菩萨之处的观音母、具有积德行善才智褔报的菩萨、以及大势至菩萨。 
诸菩萨(十地以上)皆在漫陀罗中教授八地应身化佛度生作业。得安闲的应身化佛修行者得法界印,此印有特别妙用,并身有特别标帜及手印;马头观音眷属护法,也由入佛三昧住于佛三角内,周围庄重夸姣、如日光芒,照射护持环绕隐秘观世安闲者漫荼罗,并安顿在金刚明王边侧,以美妙才智的护法安住站立。 
‧ 观世安闲者:修观音菩萨隐秘法的修行者。 
‧ 商佉:如螺状物具莹光如净月色。 
‧ 钵昙华:赤色莲花。 
‧ 大莲印:卍字。 
‧ 多罗毘俱知:多罗菩萨、毘俱知金刚菩萨。 
‧ 明妃资财主:具有积德行善才智菩萨,其愿力能为众生生菩提种子,而具有种种积德行善。 
‧ 多罗菩萨:由观音眼所变幻,为观音眷属之一。多字即如来之体,观尘劳大海得成如来之体。 
‧ 毘俱知菩萨:额上有皱纹作大忿怒状金刚,使恶道众生生怖畏心。 
‧ 白处尊:菩提心;此处为莲部孕出诸佛的观音母。 
‧ 何耶揭哩婆:马头金刚,是观音菩萨眷属,位观音菩萨座下。其身非黄、非赤、如初日之色,以白莲花为璎珞,庄重其身,光焰威猛、赫奕如鬘,指甲长利、双牙上出,头发如狮子项毛,作极忿怒之状。 
‧ 明王:指孔雀明王护法。 


二、第二大类:勤勇漫荼罗指修佛的化身,即化佛或化菩萨。 
复次隐秘主!今说第二坛。正等四方相,金刚印环绕, 
全部妙金色,心里莲华敷。台现迦罗奢,光色如净月, 
亦以大空点,周匝自庄重。上表劲风印,叆叇犹玄云, 
煽动幢旛相,空点为标帜。其上生猛焰,同于劫灾火, 
而作三角形,三角以围之。光鬘相周普,晨朝日晖色, 
是中[金本]头摩,朱黰犹劫火。彼上金刚印,流发出焰晖, 
持以[合牛]字声,胜妙种子字。先佛说是法,勤勇漫荼罗, 
再次,隐秘主!今现说第二种坛城叫勤勇漫荼罗,介绍迦罗奢及阎摩化佛。由修佛的化身而出的化菩萨或化佛。此坛城为正方形体,四周金刚印环绕,具美妙金色光;修行者修至诚心闪现即可开出莲华,莲花台上现迦罗奢化佛(地神),此化佛光色如清净的月色,也以「阿字」五色线庄重之。若阎摩化佛在莲花上,上表劲风印(旗子的一种),好像云多暗淡犹如黑云,幢旛煽动之相,度生活跃,速疾无比,以「阿」为标帜,其头上光环生出强烈火焰好像劫火灾的火。 
良心作成三角形(四周遍及环绕着光鬘),其色如早晨的太阳光色,其台上有白色花,边际如火般的火赤色。白色花上印有金刚印,流出散状光芒火焰,并持「[合牛]」字声,此「[合牛]」字是殊胜美妙的种子字,为早年佛所说的「[合牛]」种子字法。以上是叫勤勇漫荼罗。 
‧ 迦罗奢:常以真言利益众生,以心为真言也是佛化生。迦罗:增进。奢:奢摩他。又名地神。 
‧ 表劲风印:旗子的一种,上面有印叫劲风印。 
‧ 叆叇犹玄云:焰摩王是佛化身;度生速疾无比之意。 
‧ 煽动幢旛相:摇旗旛以鼓震之。 
‧ [金本]头摩:即钵头摩。已开的赤色大莲花,莲花中具有种子、果实,代表才智成果。


三、第三大类:大漫荼罗 
部母商憩罗,及金刚部主,金刚钩索支,大德持明王,全部皆于此,大漫荼罗中。印坛诸佛子,形色各如次,随类而相应,诸业善成果。 
‧ 大漫荼罗:有必要含有悲生漫荼罗、勤勇漫荼罗及金刚部护法即叫大漫荼罗。金刚部母坐落金刚主右边,金刚[目侯](同锁即商憩罗)坐落执金刚左面,是金刚部二位主尊护法。金刚钩、金刚索、金刚支等诸金刚大德及金刚持、孔雀明王都在大漫荼罗中闪现。具密印在坛城受佛加持的佛弟子,其本尊身相及布色都依次序修行,可相应到各道众生度生。修行者诸业障消除,善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