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五.阿闍梨实在智品第十六文言注解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五


(大日经卷五)


阿阇梨实在智品第十六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摘要
释题:此品是阐明阿阇黎的修行方法,修行者应持本尊咒修本尊,由本尊入空,再由本尊以相法度生,福慧具足能够渐构成三十二相及八十随形好的佛身相,若修行者到八地不动地时才可称为阿阇黎。


尔时持金刚者,次复请问大日世尊诸漫荼罗真言之心,而说偈言:


云何为全部,真言实语心?: 
全部全部真言(即实在语)的心是什么?


云何而解了,说名阿阇黎?: 
阿阇梨是怎么了解用真言、咒语做全部佛工作?


尔时薄伽梵,大毘卢遮那,慰喻金刚手,善哉摩诃萨!令彼心欢欣,复告如是言:解秘中最秘,真言智大心: 
在隐秘漫荼罗中最隐秘之处即为真言智大心。解秘中最秘:前一个『秘』指漫荼罗。


今为汝宣说,专注应谛听,所谓阿字者,全部真言心: 
现为汝说何谓真言智大心,专注听好。「阿」字即为真言智大心。


从此遍流出,无量诸真言: 
由阿字能够流出无量多种的真言咒。


全部戏论息,能生巧才智: 
真言能够消业障,使全部无意义的言辞息灭,因心里业障消除,即可生巧才智,如此即能够真言度众生。


隐秘主多么,全部真语心?: 
隐秘主!什么是真语心(即本尊咒)?


佛两足尊说: 
此佛指毗庐佛,已福慧具足的佛。


阿字名种子,故全部如是,安住诸支分: 
阿字名叫种子字,以种子字、真言故可成果全部法,将各种不同的本尊安住。


如相应布已,依法皆遍授: 
如肉体、身相、布字完结,依法灌顶加持遍入答应后,才可持咒修成精力本尊。


由彼本初字,遍在添加字: 
由彼本初字是指阿字。遍在添加字是指咒语。


众字以成音,支体由是生: 
以咒语持咒,本尊可在名色中生出。支体是指本尊。


故此遍全部,身生种种德: 
本尊在名色中树立,能够以本尊度生、以光音遍全部处到各道度生。本尊因度生而具有种种积德行善,渐构成三十二相及八十随形好的积德行善相。


今说所散布,佛子专注听: 
现要阐明本尊身所散布的种子字,佛子要专注听。


以心而作心,余以布支分: 
以阿字做佛心,其他种子字散布于本尊上。


全部如是作,即同于我体: 
若修行如是持咒可作本尊,此本尊即同于我的佛体。(本尊与佛体是有相连的联系。)


安住瑜伽座,寻念诸如来: 
本尊安住莲花座上,由本尊念佛恭请如来。


若于此教法,解斯广阔智: 
若以本尊式的教法能够了解佛的广阔妙才智。


正觉大积德行善,说为阿阇梨: 
本尊具有正觉才能,因度生而具有积德行善力,才可说为阿阇梨。阿阇梨又称为地上修行者。


是即为如来,亦即名为佛: 
一般阿阇梨已到不动地的果位八地;具正知见,有正觉才能。又称为应身化佛。


菩萨及梵天,毗纽摩酰罗: 
菩萨是指七地以下的菩萨果位;梵天是指大梵天;毗纽摩酰指大安闲天。


日月天水天,帝释人间主: 
日天、月天、帝释天等天界。


黑夜焰摩等,地神与妙音: 
阴间、焰摩天、地神、妙音天。


梵志及常浴,亦名梵行者: 
梵志及常浴是指清净修行者。未入地菩萨及各天各界修行者,若也以此本尊法修持,即称之为清净修行者,清净修行者又名地前位修行者。


漏尽比丘众,吉利持隐秘: 
修行无漏比丘众,若持此隐秘种子字及咒语。


全部智见者,法安闲财富: 
修此种子字咒语,最终因度生,法财、福报可具足。


若住菩提心,及与声智性,不着全部法,说名遍全部: 
若本尊住空性,修持咒语、种子字,以不住相度生,可遍入全部处,即入各道度生。


便是真语者,持吉利真言,实在语之王,持执金刚印: 
若能持真言、咒语阿字,那是实在语之王,可受执金刚护持。


全部诸字轮: 
种子字会构成字轮,阿字在中心。


若在于支分: 
若种子字布于本尊身时。


当知住眉间,吽字金刚句: 
两眉之间是吽字,此字又名金刚句。


娑字在唇下,是谓莲华句: 
娑字在唇下,此字又名莲华句。


我即同心位,全部处安闲: 
我是本尊,本尊是我,二者同专注,度生时安闲无碍。


普遍于种种,有情及非情: 
各种不同咒语广泛于各界众生及非众生,作修多罗工作。


阿字榜首命,[口缚]字名为水: 
阿字是金轮中榜首个字,又名地轮。[口缚]字又名水轮。


啰字名为火,吽字名忿怒: 
啰字又名火轮,吽又名风轮。


佉字同虚空,所谓极空点: 
持佉字即可入空,此法是由月轮入空。极空点即为月轮,入空仅仅开悟现性之一段,指初地果位。


知此最实在,说名阿阇黎: 
以上金轮观修习有成果即可说是阿阇梨。金轮是指地、水、火、风、空等五轮。


故应具便利,了知佛所说: 
所以应有正知见及度生时的各种便利法,理解知道佛所说各法。


常作精勤修,当得不死句: 
修行者要精进修持,即可成为不动地(八地)的应身化佛。不死句即了脱存亡,不再轮回。一般修行至八地才有此才能。由初地至八地修持,以六波罗蜜为主,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身;此期因果已无,但怨气、情缘、知见的调整、愿力的扩展,须达二见彻底破除,修转识成智的才智,要福慧具足才可成为八地修行者。其本尊化佛能够住良心,以陀罗尼放光广泛全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