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六.说百字位制品第二十一文言注解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


(大日经卷六)


百字位制品第二十一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摘要
此品阐明修行者,由空性中修种子字及全部密法;由此处能出菩提路,做全部佛作业。


尔时执金刚隐秘主得未曾有,而说偈言:佛说真言救世者,能生全部诸真言。摩诃牟尼云何知?谁能知此从何处?谁生如是诸真言?生者为谁惟讲演。大勤勇士说中上,如此全部愿开示。 
‧佛说真言救世者,能生全部诸真言:毘卢遮那如来说应身化佛修行者,由空性中生出全部度生的真言。真言救世者:应身化佛(本尊)。 
‧摩诃牟尼云何知?谁能知此从何处:具空性的大菩萨怎么能知?谁能知此真言由何处而来? 
‧谁生如是诸真言?生者为谁惟讲演:谁能生出此真言?生此真言为谁?现讲演此类问题。 
‧大勤勇士说中上,如此全部愿开示:大勤勇士具大乘、密乘的根器,为利益全部众生,佛菩萨愿开示诸真言。大勤勇士:精进修行者。中上:指大乘、密乘的根器。


尔时薄伽梵,法安闲牟尼,满意普周遍,悉遍诸国际,全部才智者,大日尊告言:
此刻毘卢遮那如因由良心放光加持,其法遍照全部,满意各国际,示现具有才智相,并以大日光亮的佛身相告之。


善哉摩诃萨!大德金刚手!吾当全部说,微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外道不能知:
毘卢佛说出外道不能知的希有诸佛隐秘奇妙之法。 
‧吾:指毘卢佛。


若悲生漫荼,得大乘灌顶,调柔具善行,常悲利他者:
若修行者于悲生漫荼罗中得诸佛菩萨无上隐秘才智灌顶,心性调顺柔软,具足善行为,常以大悲心利益众生者。


有缘观菩提,常所不能见,彼能有知此,心里之大我:
有此缘观菩提心,认识心不能见菩提(入空才干见菩提)。修行者能知此菩提心,才干证到自性、空性。 
‧常所不能见:认识心不能见菩提(入空才干见菩提)。 
‧大我:指自性、空性。 
‧常:凡夫的认识心。 
‧心里:潜认识。


随其心里位,导师所住处,八叶从意生,莲华极严丽:
由此空性、自性闪现莲位,为化佛本尊所住处,八叶莲花由观想闪现,莲花极端庄重富丽。 
‧导师所住处:指本尊化佛安住于莲花中。


满意月轮中,无垢犹净镜,于彼常安住,真言救世尊:
由月轮中观本尊(或应身化佛)显出清净无垢的身相;此身相由良心明镜中闪现,并安住于莲花上。


金色具光焰,住三昧害毒,如日难可观,诸众生亦然:
此刻应身化佛住于三昧定中,已无三毒(贪、嗔、痴),金色光焰的本尊,由良心向外发生无量无边的光亮。众生修行本尊法也是要如此。


常恒于表里,普周遍加持,以如是慧眼,了知意明镜:
本尊要常常住中观(了知表里),内观良心,外观本尊,放光加持遍全部处;且以慧眼,由意根认识中明晰法界诸相。


真言者慧眼,观是圆镜故,当见自形色,寂然正觉相:
本尊化佛以真言修持可具慧眼,内观清净良心,常自见本尊形相,幽静有如佛菩萨身相。 
‧观:观照,内观。 
‧圆镜:清净良心。


身生身印象,意从意所生,常出世清净,种种自作业:
此段是修出名色本尊。修行者由名色(第六识)生出精力身印象;此精力身的意念从六识身(名色身)的认识显出。此生出之本尊常常很清净,能够做种种佛作业。 
前面那个身指名色身(六识身),后边那个身指精力身。前面那个意指精力身的意念;后边那个意指名色身(六识身)的意念。


次于彼光现,圆照如电焰,真言者能作,全部诸佛事:
本尊会自现光亮身,满意遍照如电光焰;则真言修行者能完结全部佛作业。


若见成清净,闻等亦复然,满意所怀念,能作诸作业:
若修行者以眼根、眼识清净或鼻根、鼻识清净,六识皆清净,若以此清净意念所牵挂力,则能作诸佛作业。 
‧见:指眼根、眼识。 
‧闻:指耳根、耳识。 
‧意:指清净认识念力。


复次隐秘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如是本身印象生起,无有殊胜过三菩提。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四大种摄持集聚,彼如是自性空,唯有姓名所执,犹如虚空无所执着,等于印象,彼如来成正觉,相互缘起无有间绝。若从缘生,彼即如印象生:
此段是指修成精力身本尊,便是一种胜于空性的度生,此乃属相法度生。如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四大(地、水、火、风)摄受修持此精力本尊,其自性是空,且此精力身本尊也有名号,所执是其菩萨度生作业。此刻精力身本尊如在虚空中变幻印象,无所执着。如来要成正觉的修持,须由此本尊以空性及相用不连续的度生。若要度生时,本尊印象即生起。 
‧如是:如上所述的成果。 
‧精力身:名色本尊。 
‧本身印象生起:自现名色精力身本尊。 
‧无有殊胜过三菩提:「无」无不是;「有」便是一种胜于空性的度生法。 
‧摄持集聚:专注持咒、禅定。 
‧自性空:其自性是「空」。 
‧唯有姓名所执:姓名指名号,如××观世音菩萨,乃以执事观世音菩萨愿力度生。或其他××佛,执此佛的愿力度生。 
‧缘生:度生。


是故诸本尊即我,我即本尊,相互建议,身所生身,尊形像生:
因而本尊即我(名色本尊),我(名色本尊)即本尊,即由清净心第六识闪现本尊相,此为精力身本尊,本尊像由此而生出。


隐秘主!观是法缘灵通慧,灵通慧缘法,彼等递为作业,无住性空:
观想、内观时,因法的不同是可修到般若才智;灵通般若才智也可由不同根器而入。法与根器,依次序作业修行到妄念无住,则证到体性本空。 
‧观:指观想、内观。 
‧法缘:指法不同。 
‧缘法:指根器不同。 
‧慧:般若才智。


隐秘主!云何从意生?意能生印象:
怎么由第六识清净心生幻相?清净心能生如幻印象。


隐秘主!譬如若白、若黄、若赤,作意者作时染着意生彼同类,如是身转:
如度天道、畜牲道、人道(含阴界众生),此清净修行者须入此道之光,并有志愿度此类众生。如持咒入白光可到天界度生。 
‧白:天道。 
‧黄:畜牲道。 
‧赤:人道。 
‧作意者作时染着:入此道之光。 
‧身转:度生。


隐秘主!又如内观意中漫荼罗,疗治热病,彼众生热病实时除愈,无有疑问,非漫荼罗异意,非意异漫荼罗。 
又如修行者内观意根漫荼罗,医治业障病,众生业障病可疗愈,无有疑问;不是漫荼罗与认识不同,也不是认识变幻不同漫荼罗。


何以故?彼漫荼罗一相故:
什么原因呢?那是由于漫荼罗是一个实相,由空起相用。


隐秘主!又如幻者幻作男人,而彼男人又复作化。隐秘主!于意云何?彼何者为胜?:
又如幻者幻作男人,而那男人又变幻,此何者为胜?


时金刚手白佛言:「世尊!此二人者,无相异也:
此幻者、幻男人没有不同。


非实生故,是二男人赋性空故,等同于幻:
此幻者、幻男人均由空而来,此均为变幻,没有不同。


「如是,隐秘主!意生众事及意所生,如是俱空,无二无别:
由第六认识清净心所幻众事及意生本尊,均由空所生,二者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