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香积佛品点滴言
药师山紫云居士
壹、前语
香积佛品中了解香积佛国及娑婆国际特征,一起介绍本师佛、香积如来、维摩诘等佛菩萨。
贰、佛国简介
维摩诘在此品中介绍佛国净土之一的香积佛国,其间阐明佛国是以香饭来修行,此佛国净土的天人和菩萨们也不了解维摩诘及娑婆国际,所以在香积佛品内的香积如来一起也介绍了本师佛、娑婆国际及维摩诘大士。具体请看A、B两文,由此两文可了解咱们自己的疆土。在香积佛品问「诸菩萨当于何食」?香积佛以「闻香」修行,以「香」为饭,修行果位凹凸以「香」浓淡来区别,至开悟时,香味会淡到「无」的境地,此处修行者因执着「香」、执着「优秀」、「好的」而入此疆土,须破此执着即可开悟。一起能够用香味行菩萨道,做佛事以渡众生执着。
佛国:香积佛国
佛土:香积佛土
地址:过四十二恒沙佛土
参、特征
一、此佛土之香气为国际人天榜首。
二、此佛国内没有声闻、辟支佛,只要清净大菩萨众,佛在此向大菩萨们说法,此佛国内有香积如来、香积佛、香积菩萨及香严天人。
三、疆土以香做楼阁,经行香地,满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国际。
四、彼佛与诸菩萨共坐食,有诸皇帝号香严皇帝,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五、此佛土的天人会用香饭供养佛及菩萨。
肆、修行办法:
一、「无文字说,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也就是说此香积佛土没有文字,以各种香令天人入修行次序队伍中。
二、「菩萨们各坐香树下闻妙香及取得全部德藏三昧。」得三昧者即具足积德行善。积德行善是指善种中能够开悟现性的才智。
三、「凡声闻未发大乘者,若食此香饭者,若入正位者,香气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香饭得心摆脱然后乃消。」心摆脱的办法最终香气要消失(不执着)的意思。
四、「『香饭』特征如药,各上昧服者,身清净五毒灭然后香乃消。」此香饭为灭除全部烦恼毒。
五、「香饭如药能够消五毒业障。」「香饭」香气可达七日之久,然后乃消,此处指达七识之处。
伍、定论:
诸菩萨由此知香饭也能作佛事,所以阿难白佛曰:「未曾有也,如此香饭能做佛事」除此办法以外,在菩萨行中介绍各种办法以行佛事。「化作菩萨」及「时化菩萨」都用禅定力到众香界礼佛,知此处相好光亮,威德殊胜,并且叹不曾看过用此种办法渡生。所以问,「今此上人,从何而来,娑婆国际为在何许?以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又问维摩诘上人来自何处?娑婆又在何处?为何说传的是乐小法者,又为何乐在小法中?具体列于后边。」
A、介绍佛土:娑婆国际佛土。
地址:下方度如四十恒河沙佛土。
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担任教化此处众生,此处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
特征:
一、「释迦佛为众生说刚烈语以调伏之,故以全部苦切之言乃可入律。」本师佛着重娑婆国际人道用刚烈语来教化,所以能够用「苦」来入修行的队伍中。
二、「释迦佛隐其无量安闲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娑婆国际众生由于赤贫,所以示现赤贫来渡生。
三、「用十善法度生其他净土没有用此办法。」娑婆国际用十善法来使「心」跑入正路。此十善法如下:
施舍摄赤贫。净戒摄毁禁。忍辱摄瞋恚。精进摄松懈。禅定摄乱意。才智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法成果众生。
四、菩萨成果八法(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一)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二)代全部众生受诸苦恼。
(三)所作积德行善尽以施之。
(四)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
(五)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六)不与声闻而相违反。
(七)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间调伏其心。
(八)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专心求诸积德行善。
以上八种行为是一位行菩萨道修行者要恪守的守则,行事要以此八种心态来警觉自己的行为,定可超逸自己。香积如来慈善众生,由下列行为能够看出,咱们娑婆国际的修行者应当自省。
一、香积如来以众香?盛满香饭与化菩萨,香积国九百万菩萨供养释迦摩尼佛,并见维摩诘及诸菩萨众,香积如来慈善众生,特别嘱付香积诸菩萨要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摄汝身香忧虑令众生起惑着心。着重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形状,避免引起惑心及妨碍。
二、由香积如来介绍了本师佛在娑婆国际的渡生办法。
三、娑婆国际是十分欠好的国际(咱们可参阅经文),更要切记在五浊恶世仍要渡生。因而中众生有各种层次的心,故咱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人心难测,愿在佛国中接受那份安静,不肯到娑婆国际。
现在来看维摩诘在香积佛国介绍娑婆国际:
一、是阴间,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此段阐明愚人不明而昏沈。
二、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嫉报,是嗔脑是嗔脑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吝啬是吝啬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嗔恶是嗔恶报,是松懈是松懈报,是意乱是意乱报,是愚痴是愚痴报。各种因果报应如是说维摩诘,怎可不小心。
三、「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是应作」,不管哪一种成果都是自己不守戒引起。
四、「是妨碍是不妨碍。是开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行是正路。是有为是无为。是人间是涅槃。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驭其心乃可调伏。比如象马顽悷不调,加诸楚毒甚至彻骨然后调伏。」
B:香积佛介绍大士
「果位已达住难以想象摆脱」,「能为诸菩萨说法」,其在娑婆国际「称扬香积佛土」使娑婆国际诸菩萨信任,能增益积德行善,此德力无畏,神足若斯,全部十方,皆还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十方疆土皆如虚空。由此知大士的渡众,行菩萨道的才能是难以想象。
读香积佛品的积德行善:
「维摩诘、文殊师利于群众中说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百千菩萨得无生忍。释迦佛「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巩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为什么呢?因有十事善法可行。诸余净土之所无有。」
笔者写至此,不由想起每有居士学佛常常问一句「为什么到娑婆国际渡生呢?」
维摩诘是这么答复的:
一、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其他净土没有)
二、有十事善法可遵从。(其他净土没有)
三、有经文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