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五情
药师山紫云居士
五情偈
缘尽缘灭,缘在情在,人世情。
空性光亮,菩提才智,菩萨眷。
空花水月终幻灭,此情相待成回忆,
存亡轮回无尽期,五情超逸是我愿,
光亮法性是我终,花开月圆方是常,
菩提良心妙才智,海枯石烂终可得,
此情连绵转常在,常乐我净别无期,
尽在我心乐无比,圆圆团团菩萨眷。
前语:
人从出世落地开端,五情即开端孕育生长扩张,五情处理欠好,恩怨情仇衍生,当代因下世果,演变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此因果循环不止永无出期。若将五情转成慈善,放下恩怨情仇烦恼,怨气止息,一则家庭和乐但不黏着。二则在净土中不会因情又再落红尘。总归,三界六道中的五情,对八地以上的修行者不得不注重,藉此一角评论之。
(一)五情是哪些?
五情包括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朋友谊、君臣情(师徒情),亦分亲情、爱情、友谊和师徒情。亲情包括父子、夫妻、兄弟,夫妻情一同有亲情及爱情,亲情间一同也会有爱情参和。在家中的往复轮回时,其人物也因而会交换,如此生生世世都是亲人。
(二)释教怎么看五情?众生的识能体系中,第八识中有许多情种,其特征如下:
1情种色是黑咖啡色,且有黏液,具有想挨近他人或想相互在一同的动力。因而若亲情的黑咖啡色种呈现、具有招引相互成一家人的动力,其亲情力如锁链盘的巩固,这也是为什么在三界轮回时,你天然依亲情业力又投生于原本的宗族。
2 男女爱情情种除了黏液外,还有甜味,相互相爱、无法别离,自古梁山伯、祝英台,七世夫妻都未成,但都爱得起死回生,夫妻间因爱种消失、情缘已了,晚年视同朋友或分家离婚,也举目皆是。相反的,夫妻道友和合时,爱情日增、情种添加,十世夫妻仍不嫌多。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怎么在佛道上修持,面临此种问题、怎么战胜,这是咱们居士修持时所面临的问题。
3 友谊情种带黄土色。人国际的友谊分分合合,常聚也常散(如黄土般的种子团聚在一同),最忌讳同性的友谊产生爱情,那将是万劫不复永久无法回佛门。
4 师徒情(君臣情、主仆情),三界中有白色丝线相连,所以投生转世时,此情相连,作业或日子中就又会团聚在一同。
(三)五情应怎么以正知见看待?
请参阅《五无重复经》内诉出本师佛对五情的开示。唯有佛力断贪瞋痴慢疑淫,此外还要断五情,如此可处理根本问题,请参阅下文(「五无重复经精要」摘录自本师佛《五无重复经》)。
一、五情轮回之因:
1 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善者有报。恶者有对。忧虑不乐。啼哭沮丧。何益死者。
2 知身无常。财非己有。
3 人世俗人。许多劫来。流通存亡。迁神不灭。死而复生。如车轮转。无有歇息。背死向生非忧虑所逮。
二、爸爸妈妈子女之情:儿来托生。我亦不唤。儿今自去。非我能留。比如行客来过主人。客今自去。何能得留。我之母子。亦复如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随其本行。不能得留。愁忧啼哭。何益死者。
三、兄弟姊妹之情:我之兄弟。比如巧师入山斫木。缚作大筏。安顿水中。卒遇劲风。吹栰流失。随水流去。前后分张。不相顾望。我弟亦尔。缘由和会。同一家生。随命长短。存亡无常。合会有离。
四、配偶之情:我之配偶。比如飞鸟。暮迻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上。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
五、主仆君臣之情:我之咱们。缘由和会。我如犊子。随逐大牛。人杀大牛。犊子在边。不能救助大牛之命。
(四)此生怎么面临已产生五情恶缘的怨气?
当五情恶缘的恩怨情仇产生时,必定要在机缘对境中芽种才会闪现,此刻心境久久不能停息。虽是有理,但怨气是没有理由,依然相互损伤累累,要当心处理、满意行事,相互退一步,放言高论,那是多么不易。笔者阅历此事,椎心苦楚、彻夜难眠三年时刻,才降伏那颗已受伤的心,最终仍是在佛力下将情苦液收取后才得停息,慈善心又再度闪现光亮,想到人世的情苦,真是终身或多生难以断除。
(五)以人世法的教训可否削减相互磨擦?
人世儒家有提五伦十义,此为天行天然法则,良知良能的一种天然运转办法,即父子有情、君臣有义、配偶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忠孝仁慈礼义廉耻,如此相互尊重可削减怨气,若一旦有了怨气,究竟这仍是第六识的运作,对第八识芽种呈现时心里认识与潜认识抵触仍无法战胜,此刻慈善也徒然,与其日后要悔过,还不如提前勿结怨气。
(六)经书中可有提出对亲属修心之道,让修心者能满意无碍的敬重受教?
《净土五经》中,本师介绍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爸爸妈妈、奉事师长、慈心不杀,此中的孝养爸爸妈妈、奉事师长、慈心待朋友,不就是劝诫交待出咱们的心行,以孝慈敬重为善业根底。
(七)五情严峻的会影响修行
就一般初学佛的修行者而言,五情的影响不大,全部依业运转,也不须知道太多。可是若修行在八地以上,不行不注重:
1因第八识识种正在学习转识成智种子,若有太多的五情种在内会影响到智种子的修持。
2 渡生时(渡众生时)因五情种在内,渡生的法力无法无尽远。
3 因黏着亲情,判别不正确、受亲情烦恼引发第六识被遮盖,一些知见误解影响渡生公平。
4 净土中有五情时无法安住空性,及修持圆觉妙义,必再轮回人世修持。
(八)乘愿再来是否五情情缘已无?
乘愿再来的修行者因慈善众生,因愿而来。没有五情情缘,能够自行决议投生的家庭,对五情的处理没有黏着性,只要慈善。一般的修行者大都依业力、五情的情缘来人世。
(九)怎么处理五情的情缘?
修行到缘由老练时,在佛力的教训下,有咒语及法将五情情液除掉,切断三界的攀缘线,诸佛如来都有妙法可用,那时身在人世可安闲无碍。例如:
亲情——千光王静住如来
爱情——毗卢遮那如来、普贤王如来、宝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师佛
师徒情——燃灯如来、本师佛
友谊——弥陀如来、阿弥陀如来
(十)实例介绍
亲情
话说一时,北京都郊有位宝师爷,宝师爷是位举人,平常为私塾教师,博大精深、八斗之才,对梵学研讨深化,清风道骨、不善官场文明,家境小康。
宝师母美丽大方、正经谨慎、治家有方,手工巧夺天工、文采旺盛,画画字体堪称一绝。
家中常常有情投意合的朋友共聚一室,研讨经典、品茶、赏花,好不快活,村中贫穷或乞食者必定不空过,闲暇时,山林古庙处不时有他们的脚印,对建庙供养礼拜积极参与,行为为邻里们所欣赏。
宝家中生二子,名宝青及宝光。从小宝光文静、不善玩乐,宝青与管家林桑、车夫林丁及厨娘林妈玩在一同,好不热烈,一晃也二十六年了。宝青长的美少男,宝光是才智过人的青少年。宝青娶到刘氏为妻,刘氏特性爽快热心,行为敞开、海派,对艺文字画很有天份,甚得宝母喜爱。
宝光取吴氏为妻,吴氏特性寂静、小家碧玉、行为拘束,由于宝光生意在南边,即带吴氏到上海经商,是个成功企业家。
美丽高兴日子进行着,家丁们开端放逸嬉笑、谈天说地,主仆间如兄弟一般,没分相互,宝青开端依托家丁,干事有头无尾,家丁也提各种定见,出一些坏点子,教唆宝青。特别娶妻今后,更是百依百顺。
宝母目睹如此,以为此风不行长,即开端催促宝青干事要有方案,行为正经谨慎、不行放逸,哪知宝青左耳进右耳出,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宝媳妇更是不听话、摆脸色、翘嘴巴,嫌宝母噜苏,并在家丁前诉勉强,家丁们合力教唆宝青变节宝母。宝爷忙于梵学,修空有成,以不着人世事物,自认儿孙自有儿孙福,全部随缘,有空时说了二句。一朝一夕,家中气氛自刘氏过门后,一天天的改动中,行为与宝母也渐行渐远。某日当宝爷过世了,宝妈悲伤愁闷,家中顿失重心,全部事由宝青承当,宝妈磨难日子开端了。因而宝妈每日念经、阿弥佗佛,悉心修行回净土,不肯再看见宝青这个不成材的儿子、不孝的媳妇及坏心眼的家丁。宝青不明白财政规划,交及刘氏及家丁们处理,他们开端规划图谋,常常在宝青身边念:「你是儿子,原本家产都是你的,用老子的钱是不移至理的,何须在乎那老太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什么不能够」。
从此一群人,宝青、刘氏及家丁处处玩乐,上饭馆、吃喝玩乐,好不快活。回到家中,刚开端隐瞒着宝妈,尚有良知、欠好意思,往后天经地义,宝妈不高兴,说了两句,他们不理不睬,态度恶劣,如此一段时刻。宝妈悲伤苦楚,躺在床上,想到孩子不孝、家丁恶行,欺人太甚,常常自问早知生此孽子,还不如不要此儿子,常常求佛带回净土,人世没有好人,儿子、家丁都如此一般。
宝妈身边有一点积储,家丁教唆宝青藉各种理由骗走存款,有了此钱,咱们又玩了二年。不久时,家道衰落、地步变卖、向外借债,宝青依然依托家丁们,情深义重无法分隔。最终变成贫穷大德,又开端想向其弟宝光借钱,宝光发现本相,即不再借钱,兄弟爱情由此变坏,由此然后,他们成了借债过日的贫穷大德。
宝光是个成功企业家,脑中好像有个算盘,任何东西一过目即可知本钱、赢利多少,银行存款不知其数,但奇怪的是公司员工流动性高、无法待长。吴氏保存勤俭持家、勤勤恳恳,小两口协作杰出。宝光自己也十分节省,不该用的东西必定不买,并以为艺术品是浪费钱,员工福利舍不得给,也不肯意给。儿子繁忙,也无暇管顾宝母,历来也没有问过宝母需求什么?宝母也不肯开口。
宝家有一学佛的弟子叫云光,对教师及师母谦逊有礼,常常的到家中看望照料宝母,一同念佛念经讨教经论。
宝母最终由入室弟子云光送终,宝母终身含着怨气厌离人世,专心念佛,总算回到边际土。
话说另一时,在台湾北部山区小梵宇中,大师观之发现缘由造化人,此家人又团聚了。他们特性仍旧改动不多,纵使两千年前的怨气,仍不时的在行为中发作出来。林丁:爱说笑话、讨人欢欣,作业总要加油添醋、怕苦,常常有负面的人生观说词。林桑:喜爱攀缘、嬉笑放逸,小事精干热心,大事模糊搪塞。林妈:外表忠厚老实,以斡旋办法达其意图,尽出坏点子。刘氏:一掷千金,放逸嬉笑不严肃、热心。宝青:不知办理财政,借钱买喜爱的东西在所不惜。宝光:长于理财、知人善用,不喜爱服务他人。
宝妈一同看到此五人,往昔的恩怨情仇涌出心中,悲喜交集,久久不能平复。午夜梦回时,怨气也消不了。心中汹涌激荡多时,无语问佛,是何缘由又再此生相遇,莫非必定要再一次的心头痛吗?
大师叹息,情缘黏着,生生世世为一家人,修行千万劫也无出期,生生世世为贫穷大德。亲情怨气也如因果相同,纵使百千万劫也不消失,大师出了四个标题给宝妈:
1 观亲情如幻,请佛消亲情苦,断亲情锁链。
2 第八识芽种相续呈现,应有才智处理。
3 往后在人世,五情要有办法削减恶缘,以人世法学习之。
4 化五情为慈善,即便居士家庭,以梵学正知见不黏着,超逸轮回,得大安闲为最终目标。
5.发愿不要再有烦恼,愿有一个光亮的心、仁慈的心。
一日日的念佛,宝妈总算战胜了难题,往日的笑脸又再度展示脸上,阅历了烦恼障、报障、因障三障的降伏进程,只要修行人才知其心历进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师徒情(君臣情)之一
话说一时,西藏边区有一梵宇,上师掌管依律依仪正进行着法会中仪规,此上师为达达金刚上师,达达金刚上师是已入大满意、证空性的大修行者。梵宇许多多僧侣十分赞赏,为人谨慎、教育仔细、对弟子严峻。还有一喇嘛为卡吗上师,慈眉善目、慈善有加,修习六波罗蜜,属相法有成果,也有一小部分人喜爱很轻松的与他评论佛法。一朝一夕,达达金刚上师和卡吗上师在修持上有争议,二者渐行渐远。由于达达金刚上师谨慎教育,弟子有所不满,转向卡吗上师抱怨,在道场中构成两派,弟子私自较劲。二位大师慈善心强忍着……总算一日,在辩经时为了空相的问题有极大收支,在供养仪规上,也有相互的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卡吗上师以为我也不比你差,何必在人之下,达达金刚上师也以为相法修持再好,仍须以空法为根底,缘由生万法、勿着相法。卡吗上师以为不被必定与尊重,立刻决议带领一些僧团弟子脱离道场,他们在外流浪多时,无安居乐业之处,最终总算找了一处,重建道场,复位宗派,自派为宗师,往后衍生一连串的修行作业,至两三千年还未解开。
达达金刚上师自此今后,心中十分不舒服,从此脱离佛门,生生世世在天主教中山区行菩萨道作业约一千年左右,卡吗上师因道场金刚兄弟不合而受阴间果报。
大师有一日坐在日月湖畔,看见二位上师身影,心中闪电般闪出往日情怨,原本是如此之事。达达上师现在只愿做善常识,不肯再为人师,也不再收弟子,只协助同修早证菩提、解烦恼。卡吗上师如此也是慈善心肠,仍以六波罗蜜为主修,精进修行,自负及自视仍是略胜一筹。更妙的是,个人的弟子仍属个人的亲属。缘由果报,如此巧组织,真是佛渡有缘人,此情是属五情的师徒情。
师徒情(君臣情)之二
话说一时,有一知府大人叫董知府,府中妻妾如云,管事管家总管(谢公)及家仆家丁,都由谢公打理,咱们共处愉快,常常在府中请客、款待吃饭……。
董知府在官场满意、知人善用,村民受惠、体恤民间疾苦,常常与谢公总管入梵宇参禅,讨教梵学,并请大师作消灾祈福法会或安居乐业大法会。
时空改动中,大师在云山别馆处,看到董知府与谢公再度到梵宇参拜,并在此身结成夫妻,并且已五世夫妻。原本其时董知府与谢总管作业默契杰出,相互依托,由此产生情缘,其子女也为其时的妻妾及管家,其他在府中师爷现在都在一同作业,他们仍常聚在一同打球、吃饭、包水饺联谊,日子仍是连续曩昔的回忆日子。大师看到此景,缘由相续无尽了,更待何时出三界,只待人世了情缘、期许圆圆团团菩萨眷。
友谊之一
话说一时,宿舍中有梁妹、家妹、祺妹三人好姐妹,一同做护理作业,宿舍上下铺六人,他们三人最要好,常常同进同出。梁妹特性如男性,豪放爽快、义气,家妹、祺妹二人仔细、交心,如小女人的照料梁妹。没多久,三人搬出外面租房子,发现梁妹常常被祺妹骂,祺妹会对家妹吃醋,特别梁妹与家妹说话,更是一怒不行收拾。三人最终无法和平共处,苦诉在大师处,三人的心情无法控制。大师闭目一闪,发现三人往昔联系:梁妹为主人,祺妹及家妹为巨细老婆,现在三人又活在曩昔回忆中,回到往昔情节名色中,往日恩怨情仇不堪回首。大师劝三人分隔住,相互坚持间隔善了之。梁妹需改动悔过一些习性,才可转女成男。
友谊之二
话说一时,有一歌王李军,男性,像女生相同温顺,与一技能工程师王海,男性,像男生相同雄壮,二者同居过日子,共住十年,相互日子有默契,每天安闲高兴过日子,但心里不适。二人也游览到美国旧金山,参访同志沙龙,回台今后一日,李军由佛门杂志中得悉同XING恋是无法入佛门,十分惊讶,如平地风波,久久不能自拔。他需求稳重面临此事,常常抽空到遍地学法、参拜密宗法王……修持各种咒语……希望能入佛门。
过了几年,他人有佛相应、感应,而他没有,总算一日见到大师,希望能确知可否学佛,大师只一句话,先悔过、再谈学佛。
经典中转女成男是需求许多过程转化,同XING恋的情液也须持咒消除,下终身肉身可恢复男性,三界六道中再续情缘,若属此种情况,学佛证菩提比较辛苦。
总归,五情的恶缘需避免,恩怨情仇须化解,下面叙说简略的办法:
1 人非我不非。
2 勿说人之短,勿道己之长。
3 人前须留面子。
4 宽恕并慈善众生,弟子也是众生,勿苛刻待之。
5 名、利、权、金钱导致引发恶缘,落发人名、闻、利、养导致恶缘,二者皆需注意。
6 愿得人身,以供佛修行办法增积德行善福报,做为学佛资粮修持身口意,以防怨气产生,由于怨气也是纵使百千万劫也不消失。
7 道场破和合是阴间罪,不行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