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入又长远,并且触及文化日子中的各大范畴,包含咱们日常运用的成语、俗话、歇后语等等。这些词语尽管运用广泛,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们其实来自于释教?古人说“大众日用而不知”,便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日子或阅读文章时,咱们常常运用或许看到“片刻”,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释教。在日常运用中,“片刻”一般指十分时刻短的时刻概念。但“片刻”终究有多“长”(有多时刻短),可有过相应的说法?无妨让咱们回到释教经典著作中,看看各部经论对“片刻”的定位。
“片刻”原是梵语,汉语音译“片刻”,又作“叉拏”,意译则是“顷刻”、“念顷”,也便是一个心念起动的时刻长度,与“发意顷”同义,用一个汉语单字来表达,那便是“念”,意思便是瞬间,也便是时刻的最小单位。在尘俗词汇中,咱们常说“记忆犹新”,这个“念念”相同来自释教。
释教经论中的“片刻”长度:
一、据《俱舍论》卷十二记载,一百二十“片刻”为一“怛片刻”(梵语音译,下同),六十“怛片刻”为一“腊缚”(又作“罗预”),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也有译作“顷刻”),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因而,一“片刻”约相当于咱们今日时刻单位的0.013秒。
二、据《摩诃僧只律》卷十七记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豫”(腊缚),二十“罗豫”为一“顷刻”,三十“顷刻”为一“昼夜”。因而,一“片刻”约相当于咱们今日时刻单位的0.018秒。
三、也有经论中说,一“片刻”与一“念”不同。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记载,九十“片刻”为一“念”;据《往生论注》卷上记载,六十“片刻”为一“念”。
四、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与卷八十三记载,六十“念”为一“弹指”;据《俱舍论》卷十二记载,六十五“片刻”为一“弹指”。
五、佛经中有其他时刻概念,也可以来衡量“片刻”。在《大般若经》卷三四七中,依照次序介绍不同时刻概念,从“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顷刻”、“俄尔”到“瞬间顷”,一“片刻”大约相当于一“食顷”(如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间)的时刻长度。
六、另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记载,一“片刻”有九百“生灭”;《往生论注》卷上记载,一“片刻”有一百〇一“生灭”。
此外,一“片刻”之间的生灭,称为“片刻生灭”或许“片刻无常”。当时的一“片刻”称为现在,前一“片刻”称为曩昔,后一“片刻”称为未来,这叫“片刻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