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魔
药师山紫云居士
前语
人间的人对魔鬼都会发生惧怕、不祥及惊骇的心。在《四书》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魔鬼对多数人而言,仅仅个疑团,一般人只能在电影、影集、影片或聊斋小说中略知一二。若要了解魔鬼及十法界众生的心,唯有学佛。经典中对佛、菩萨、人、天、魔、鬼……都有叙说。一起不断提及「降伏其心、降魔怨、破魔网、震魔宫……」。修行者要怎么走过与魔相触摸的这一段旅程?
《大日经》、《金刚顶经》等都着重修习三昧秘法时,须先断三业五毒心,不然必入魔障,对弟子的挑选要求严厉是有道理的。
笔者学佛今后,了知魔与鬼并不同。鬼是指阴界、饿鬼、药叉、阴间众生。魔是指天魔,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如六欲天、四胜天、四空天、大梵天、无想天及阿那含天中。
笔者愿以此机缘,介绍为什么有魔、魔的品种、受魔障时的行为特质,魔喜爱什么?魔最怕什么?魔的相是什么?魔也是善常识吗?为什么有魔障?怎么破除魔障?希望此文章能助修行者安全渡过魔障,一起愿诸魔大德们也能入佛门共证菩提。
一、为什么有魔?何谓魔?
魔乃因众生心中具有某类特别欠好的执着及坚持而构成者。如执着淫的心成淫魔,执着贪的心成贪魔。魔大部分是具天界果位、有福报的众生。唯仍具有某类业障太重,致使无法成为天人而落为天君,此又名天魔。
二、魔的品种
1.《八大人觉经》或其他经典内都论及四魔。此四魔为烦恼魔、五阴魔、病魔、死魔:
烦恼魔:指见思无明,波折心性。令一般修行人起烦恼心。
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心魔,障如来知见。参阅《楞严经》五十阴魔。
病魔:认知只要将「病」给他人,自己的病即会好。
死魔:六凡的分断存亡、三乘的变异存亡,因受善恶业果感化所受。
2.修行人的执着心召引魔障,闪现出下列的心:
贪魔:闪现「贪」的各种心念。如爱买名牌、爱找情爱、贪吃、贪名、贪利。
嗔恨魔:闪现嗔怒、恶口。如爱生气、嗔恨、咒骂。
骄慢魔:闪现骄慢。如赞赏自己优异、显神通以傲他人。
淫魔:闪现淫心。如喜爱淫事,落入淫魔子民。
悲魔:闪现悲心。如爱苦、悲由心起不能阻止、常常两眼落泪。
三、受魔障时的行为特质
1.众生心受魔障时,会显出下列行为:烦躁、焦虑不安、多言多语、夸张不实、显神通、忧悲、嗔恨、散乱、放逸、松懈、抢夺心、破和合、心境改变很大、自我操控无法掌控、退失道业、争权力。
2.《楞严经》上叙说出五十种阴魔,那是指色受想行识中所闪现的相状。修行现出一种善境地,须不执着,究竟不是「空」(十方圆明)。若呈现魔障时,必定要奉告善常识。
四、魔喜爱什么?最怕什么?魔的相是什么?
1.魔最喜爱五欲乐、执着自己的全部业、损坏佛的正法,及广纳与他情投意合的人为子民。
2.魔最怕变老、魔宫震裂,及魔子魔民远离而去。
3.魔的相都是丑恶相。如长牛角形的大安闲天魔、如巫婆状的他化安闲天魔、梵天魔,以及如骷髅状的淫魔,他们的神识是黑色或灰色的。即使是能入空的魔也无法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身形。所以,魔也烦恼他们自己的问题。
五、为什么有魔障?
1.修行人心具有业障,因业障引发魔障而使业障更为扩展,若不具此业,法力着力点消失,也不会有魔障。所以,在修行中须警觉、悔过业障。修「心」能够成佛也会遇魔仍是与个人业障有关。
2.个人过往因果而现魔障,须求助佛菩萨:如《楞严经》所述:阿难与魔登伽女有五百世姻缘。一但相遇情缘闪现,差一点破了道业,仍有赖本师佛相救,才干免此一难。此外,《楞严经》也说出淫业不断,修行如煮沙成饭。淫业的处理方式须受善常识辅导,非单一种断除法,淫业重则简单遭淫魔损伤而阻碍道业。
3.众生共业因果而现疆土不安:如风灾、瘟疫、水灾、大的事故、天灾人祸及兵灾等,除人为因素之外,大多有其特别原因。要能得到疆土和平、风调雨顺及五榖丰收,须做到法界的公正、满意、无怨。且众生之间也要削减敌对、抵触、咒骂、嗔恨、杀斗。此外,要知道此生果报纵未显出,但往后时空相遇时,也无法幸运而过,勿忘业种总是如影随形。
六、魔是善常识吗?
魔是善常识。咱们必定很讶异,怎么或许如是说呢?或许吗?请参阅《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当年本师佛受提婆达多逆友而成就道业,广度众生。《阿含经》内,欲界天波旬天魔常常呈现,乃至最终扬言,穿本师的衣、吃本师饭、损坏正法,这使修行者心生警觉。
相对的,也唯有在魔障的过程中,修行者能了知自己所犯的业及心里的问题,由业障罪相中走出,才干入佛知见。由这些看来,魔真是咱们修行人的善常识。
此外,在《法华经譬喻品》也提及:(此段以渡过魔考,开端修习清净法)「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所以我定知,非是魔作佛,故谓是魔所为。闻佛柔软音,深远彻妙,演畅清净法。我心大欢欣,疑悔永尽,安住实智中。」
修行者因无三业五毒心,渡过魔障后,所以能闻佛柔软音,修习清净法,进入实智中、法喜充溢、渡生无碍。
《大日经》内云:「安住瑜伽座,循念诸如来」,有魔障及业障是无法安住瑜伽座,也无法念如来。一般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应该阐明修行有前进了,下一个阶段的检测来了。如此以心制心,一直到清净心呈现,即可安住实智中,所以说魔是善常识。
七、怎么破除魔障?
1.正念:心中时须常存正念。正身行、正语意。离诸恶、自利行是损坏魔障的根基。
2.正定:依八正路修行。以得佛法之正定,可防魔扰。
3.以禅定才智力,降伏魔心,清净魔之心。
4.行十善业,增加善业种子,恶种易召魔障。
5.依佛法正知见修行摆脱道及摆脱知见,得无上妙宝、妙法。能够对「魔」说法,使其了解过错之处。
6.悔过业障:以普贤十愿为行事根据,必能增加菩提道业,削减魔搅扰之时机。
7.依止善常识:《圆觉经》内观及修行时须有善常识。善常识有敏觉心,能够教训修行者渡过此妨碍。一般善常识具有大悲心,藉此期也会使魔受正法感化放下执着而皈依佛门。《法华经》:「善男人善女性,得一乘法空,入三昧定,心体圆明等持,达无人相我相众生相,无全部色身而入相等法身之中。柔软质直者,得见佛身慧光无量、寿数很多劫。」上述是一个境地,唯有出三界魔障后,才有或许入此妙境。
8.守戒律:不管有没有善常识,戒律是须恪守的。以戒为师,得戒体,俱戒行的修行者,较不易着魔障。
9.慈善四无量心为行事根据,以达福慧满意方能渡魔学佛,引导魔皈依佛门。
八、总结
「魔」是学佛的逆友,所以,能够藉魔心来检测自己的心。若心丧失了佛心,立刻悔过,查验出起心动念。长期间心性安静不动,禅定简单深化,进入三昧。自有无量妙宝、妙智。自可得到诸佛菩萨的开示柔软音,深远彻妙,永无疑悔。以笔者经历,魔考结束之后,尚有非佛、怨气、情债等,所以修行人的心要坚持活络,并且必定要向善常识讨教并虚心接受教导,如此定能走过修行魔考之旅。请多礼敬诸位协助咱们及护持咱们修行降魔的金刚及护法们,例如:南无五面降毒龙金刚,南无韦陀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