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共享(第二十九集)

  敬重的诸位贵宾,诸位老一辈,诸位朋友们,咱们下午好。咱们很高兴,也十分欢欣,咱们今日有来自河南省,黄帝故乡文明研讨会的诸位领导。咱们一谈到黄帝故乡,就怀著一颗感恩的心,黄帝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共祖,咱们都是炎黄子孙。而研讨会正在黄帝的故乡,不遗余力的宏扬咱们中华的文明,这也是咱们全球华人都欢欣欣喜,乃至於感谢的。黄帝的文明昌盛起来,决议利益全球的华人,由于咱们十分清楚,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国家的命运,决议在他正确的思维观念。而咱们能承传古圣先王正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全国的思维,人的命运改了,家庭、社会的命运也跟著改动过来。正所谓「人不学,不知道」,怎样为人父、怎样为人母、怎样为人领导、怎样为人臣?咱们人生扮演的每个人物,都有它的大路,都有它的正路。但假设咱们不理解,或许咱们心态、一言一行都违反了做人的正路,而不自知。

  比如咱们为人子,应该奉献爸爸妈妈这是对的,但是现在假设下一代不学,倒置的现象就许多。从前都是咱们去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饭,这叫为人子之道。现在变成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爸爸妈妈叫孩子吃饭,还要找半响、追半响,还要求他来吃饭。所以您看短短三、五十年,为人子的正路不传,整个倒置的现象层出不穷。咱们中华文明特别注重饮水思源、知恩回报。像我看到河南的朋友特别亲热,为什么?咱们从前读书,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简直许多的姓氏,他的先人都是从河南,之后迁移到其他当地的。像咱们是闽南人,请问闽南人举手,便是福建人,不少,谢谢请放下。我再讨教咱们一个问题,请问您知道闽南人从哪里来的吗?从河南去的。像咱们姓蔡是在河南上蔡县,闽南人叫做河洛人(河洛人),黄河洛水一带,那便是闽南人先人发源的当地,所以严厉来讲,咱们是河南人。

  包括唐朝的言语,闽南话才念得出来,叫平上去入,入声字,唐诗用北京话是念不出滋味来的,入声字叫「短暂急保藏」。请问咱们,北京话怎样念短暂急保藏?我是北京人,没有短暂急保藏,都没有很短。闽南话我是北,北便是入声字,你看下雪的雪,白雪不短,白雪这便是短暂急保藏。所以你要念唐诗,你要用闽南话来念那滋味就很好,并且它有押韵你念著念著就如同歌唱唱起来。你说「白日依山尽」,你有押韵,「白日依山尽」,所以悠长的文明它愈悠长,它所含摄先人的才智就愈厚。所以你闽南人不能不会讲闽南话,你要把先人的文明要传下去。

  所以咱们很镇定来饮水思源,您看一个家庭里边最受尊重的人是谁?当然是白叟,当然是爷爷奶奶。没有爷爷奶奶哪有爸爸妈妈?没有爸爸妈妈哪有孩子?这是不移至理的道理。所以最受尊重、感恩的当然是白叟,那是咱们福田的本源,你回报才有福,利令智昏的人决议没有福报的。所以为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是咱们家生生世世子孙,有没有福报的福田。所以有白叟,咱们的孝道才华详细的去执行、去传承。现在小家庭孝道欠好教,家长又没有这个观念,那就爸爸妈妈都围著孩子绕,最终都把他教成小皇帝、皇太后,那就欠好服侍了。所以你看那种感恩、饮水思源在哪里出现出来?家里有吃的必定先给白叟,要去哪里首要问询白叟的定见,一个房子里边最舒服的当地让白叟住。您看现在要吃东西先问谁?要挑房间先问谁?处处都有倒置!由于人不学不知道就费事。

  请问咱们,现在开生日party的,是白叟、仍是小孩?为什么要给白叟祝寿?记忆犹新他对整个宗族的恩德,他能长命是全宗族最高兴的事,最大的福。现在不是,白叟生日不论,管一、二岁的小孩,读小学开party,还要麦当劳、还要指定要肯德基。他对社会、对家庭都没有奉献,享这么大的福,从小享乐,中晚年就没福了。咱们要知道,人一享乐就懒散,人一享乐就觉得应该的。你有没有见过小朋友愈享乐愈觉得:我爸爸妈妈太巨大了,我必定要报他们的恩?不是!愈享乐享到最终,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爸爸妈妈买房子,他就在那里算:这一栋是我的,那一栋也是我的,在福傍边很简略蜕化的。所以人假设不理解知恩回报,不理解敬重白叟,不理解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把他终身最重要的好心、善根要扎下去。最大根大本的善根在哪?你有根才有生命,这个善才发得出来,便是孝跟敬,孝顺白叟、孝顺爸爸妈妈、恭顺老一辈,从而恭顺师长。一个人没有孝顺、没有恭顺,他这终身决议是没有福报的。

  咱们老先人教训「正人务本」,必定要找到底子,底子找到「本立而道生」,咱们的学识才有根,咱们的家道才有根,咱们的作业才有根。你不找到根,稍纵即逝最终必定是干枯的,由于它没有根。所以咱们看现在缺少根,富不过几代?三代,你们跟不上年代。要有科学开展观,要脚踏实地客观剖析,现在不是富不过三代,一代都过不了。再讲得更客观一点,十年都过不了,您看现在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二点九年,这个数字差不多是七、八年前。请问咱们,这个二点九年现在是愈往上升,仍是愈往下降?你们怎样都知道。用哪里想都知道?用心去领会就知道。为什么?当人愈短视近利的时分,他的家道、他的作业必定愈短,这必定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为人爸爸妈妈者只看得到,他这一次考试要给我考好,他能带给孩子的是多久远的人生才智?他只能看到他这一次成果的时分,请问传给孩子的是什么人生情绪?横竖这一次考好就好,这一次考好就什么事都处理了。是这样吗?仍是当爸爸妈妈、当教师的知道,只需发动他的孝心、责任心,他的学业,他今后的作业、家业你不必操心,能看他的一辈子。所以范仲淹能看多久?看千年今后的子孙,这不是我讲的,范公在世的时分便是这么讲。他在他自己住家前面种了两棵正人树,正人树有滋味!你看咱们现在种什么树?种最喜爱吃的生果。只能想到什么?愿望满意。而怎样想千年之后的子孙?为什么种松树?孔子在《论语》里边讲的,「松柏后凋於岁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树是表正人的风仪,所以种那两棵树期许子孙要效法正人之德风。并且他说这两棵树的庇荫,可以超越千年今后,「期与千年」。诸位朋友,你有没有想到说我这一辈子的德行,要庇荫到千年之后的子孙?仍是每天想我正午应该吃什么比较欢欣?你看咱们能想多远?

  咱们有一千年的眼光,咱们的孩子便是站在咱们的膀子上看得更远。所以您看古人这些话用心去领会,那个义理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正人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时分是本?随时,咱们都能走在做人的底子上随时随地。比如咱们今日一同学《群书治要》,学识的本是什么?这咱们要找到,咱们能深化这一部书,首要榜首抱著无限的感恩,这是几千年前圣人传下来的经典,经;圣人演绎出来的前史,史;还有一切留名青史的大学识家,子,诸子百家。咱们从前学过的,管子、晏子、韩非子都是大学识家。多亏了太宗皇帝命令让魏徵大人等唐代的大才智者一同来编,才编出这一部书。咱们可不能看这一部书说,这一部书看起来应该是一百块马币,应该是两百多块公民币,你可不能只看到这个。这儿边每一篇文章你获益了,那是价值连城。告知咱们,这一部书从八万九千卷傍边,选出五十卷。咱们现在想像一下,你前面有八万九千卷书,我在想我一看头都晕了还选?一万四千多部书挑了六十五部,编成这一部书。

  咱们看从前的人印刷术不兴旺,要学这个怎样学?抄,借人家的书一笔一划抄下来。现在不必抄,悉数印得好好的,但是谁学识好?咱们都说科学兴旺好。科学兴旺了,但是人的心假设不感恩、不爱惜,科学再兴旺也没用。咱们现在科学太兴旺了,人家从前借书三天就要还,拼命看、拼命写;咱们现在横竖我有两套,我有三套明日再看,然后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年过去了那套书原封不动放在那里,不是咱们如如不动,变成那套书如如不动。所以咱们这个年代要镇定,底子在心地上,不在外在的物质科学有多前进。本在哪?一切的物质、一切的才华都是为德行、为这颗好心所用,这颗心是主帅!「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但是咱们现在本不注重了,都注重枝末,从速学历最重要。他没有德行,他有高的学历,那些常识不就用去做坏事了吗?现在像许多欺诈集团,没有研讨生结业干不了那种作业,由于那是高科技违法办法才办得到。所以这些现象都在提示咱们,德行重要。

  我有一次在车上,计程车司机告知我,他说德行太重要!我一听眼前一片光亮,连计程车司机都知品德行很重要,功德。他说为什么?由于那些政治人物学历都那么高,成果都在公共场合谩骂、打人,把下一代都教坏了。所以下一代教育太重要,德不能只重才跟学历,我有这个领会的时分,当天晚上我就到书局去买,看哪一本家书、哪一本家训最好,可以教育孩子我就去买。我说你买到哪一本?他说《弟子规》。告知咱们,家训最少有几百本,您看《养正遗规》会合这么厚一本,悉数都是家训,他怎样这么巧,一买买到《弟子规》!你看冥冥傍边他的先人在保佑他,这个爸爸想到了要教育好孩子,子孙,他的先人在天之灵流眼泪很感动,先人的福分从速庇荫他。所以这些案例,社会傍边发生的作业,各行各业都不论它是正面的,仍是负面的,都告知咱们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做人的本,什么是枝末。所以你说道在哪里?处处留神皆学识,处处留神都能悟道。

  咱们刚刚讲到的,咱们学《群书治要》的本在哪?感恩的心。在什么?诚敬的心,真挚恭顺,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归有光先生讲到,广东有一个姓陈的人一个字都不知道,但是对《四书》十分恭顺,每天拜、每天拜,忽然有一天拜到可以看字了。归有光先生是明清那个年代的大儒,他不会乱讲的!这一位陈先生为什么不识字,到最终能看得懂字、能读经典?没有其他,诚敬。所以《孝经》告知咱们,「孝悌之至」,一个人奉献的心、感恩的心到达极处,「通於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晓」。他本有的明德、本善透出来了,才智之光透出来了他就懂。

  这不是一个,东北人都知道民国初年,民国时期有一个白叟家叫王善人,他办的女学就几百间,他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我深入领会是什么时分?是我五月份到了吉林松花江中学,见到了吕杰校长的母亲,白叟家她从前承受王善人六个月的女学教育,女教,六个月罢了,深受启示。吕杰校长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生过气,吕杰校长本年五十岁左右,他证明五十年来没看过母亲气愤,并且没有生过病。所以病根仍是从心开端的,火气一大,内的习气一同来就变毒,外又遇到一些人事境缘,火就更大就生病了。而咱们看白叟家只受了六个月的教育,所以老先人传下来的这些学识太可贵了,六个月成果一个人的德行。不得了是在哪?一个女性有德行了,她五个孩子都有成果,其间一个孩子是吉林松花江的校长。

  请问咱们,老太太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有没有人带电脑算一下算得出来吗?我跟咱们讲算不出来。为什么?由于这个善的影响一直在开展,光是观赏、学习吉林松花江中学经历的校园,现已超越几百家了,亲身到他们校园。我从前听过广东开车开了两天去他们校园学习,其他新疆、海口、海南这就不必说了,神州大地东西南北多少校园都去了。这一分奉献记头功是谁?是老母亲。没有这样的母亲,能教育出这么有民族任务的校长吗?咱们开悟了没有?全国的安危女性操之一多半。没有好母亲哪来出好人、出善人、出圣贤?

  所以咱们老先人传下来,对妻子的称号叫太太,对成了家的女性叫太太,这不是随意称的,这是有典故。周朝出了三个女圣人太姜、太任、太姒,在三位女圣人调教之下,周朝四代都出圣人。光是咱们了解的周文王的父亲王季,他的哥哥泰伯、仲雍,这些孔子在《论语》中都赞赏,至圣,敬服。让我赞赏他们的德行,我真实不知道找什么言语来描述。为什么?他们当哥哥把国家让给弟弟王季,连国家都能让出来给弟弟,还有什么能跟弟弟争的!咱们去翻全国际的前史,哪个国家的国王,可以当国王把这国家让出来给他弟弟?你们去查询一下。所以咱们的先人都是圣人,难怪咱们传了五千年,只剩咱们一家,全国际的民族文明、血缘还传承的,只剩咱们一家,其他都断了,只需考古学家能研讨他们从前的文明。没有先人的厚德,咱们不或许是这个国际仅有还承传的民族。所以咱们看女性重要!称太太便是说,对她极恭顺称号她女圣人,你好。你是圣人,你的子孙便是圣人,咱们的家庭、咱们的国际有期望,国家民族有期望。

  而咱们看王善人办了这么多女学,成果了这么多女子,但是王善人不知道字,他孝顺爸爸妈妈之外,他对他的爷爷尽全力的孝顺。他的父亲不抚育,他抚育,他说我要尽孝道,我爸爸做不到的,我应该去满意它。爸爸妈妈有缺乏自己不批判,反而去补爸爸妈妈的缺乏,这叫「远思扬先人之德,近思盖爸爸妈妈之愆」。其实咱们这二、三代人,有没有过错?有。文明快断层,咱们这二、三代人有过错,但是咱们要补偿这二、三代人的过错。爸爸妈妈没有传,爷爷奶奶没有传,咱们传,减轻这二、三代人所犯的遗漏,这个都是咱们该做的。你的爸爸妈妈不行孝顺爷爷奶奶,不只不批判爸爸妈妈,孝顺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感动、羞愧这才是尽孝;咱们不能学了之后,回去批判自己的爸爸妈妈那这就错了。王善人孝顺不只对爸爸妈妈,还对爷爷奶奶。

  悌,孝悌之至他做到极点,他的弟弟逝世了,没有办法很好的照料孩子,他把他的侄子悉数接过来,由于那时分日子困难,不遗余力教训他的侄子,不是儿子罢了。并且照料侄子超越孩子的那种用心,最终他的侄子都有成果。好,请问咱们,咱们现在做得到吗?现在连兄弟都不怎样关怀,还关怀他的孩子?连爸爸妈妈都不怎样奉献,还爷爷奶奶?但是您看他那一分道义、情意做完全。人心里边没有一点点私欲,他的才智、明德,就整个都展现出来了。所以最终能讲《中庸》、讲经典,让人家的心态改变,把人家的病都治好了。由于他心一变,整个由于心情、居心所形成的,这些身体的妨碍、血脉的阻塞,逐渐就疏通了,这个理论不杂乱。咱们有没有从前烦一件事,烦到胸口闷的有没有?你们都没有?要不便是你们命太好,要不便是你们学识太高,兵来将挡,现已事事是功德,人人是好人,没有妨碍。

  否则一般:怎样被我碰到?我怎样这么倒楣?老天爷怎样这么不公平?我从前这么协助他,他还这么对我,愈想愈烦。但是忽然间一转念:也是大功德!你心脏忽然间如同就通了,不闷!恍然大悟,立刻印堂发黑变发亮,你们一转正念应该都有这个经历才对。就像《书经》讲的,「圣狂之分一念之间」,转过来很重要。所以告知咱们,这些经典的教训不是理论,谁做到了他的人生就印证,「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您看他的风仪,影响了东北多少的人家,乃至於咱们现在看他的书都很获益,光于四海,无所不晓。咱们今日讲「臣道」,王善人的臣道也是做到酣畅淋漓,他去帮人家作业,从来没谈:老板,你要给我多少薪水,从来没有谈利的。老板用他了,他不遗余力做,做到老板十分敬服他,最终他办教育,都从前的老板支撑他。不只自己不遗余力,一些跟他一同的朋友、工人有什么思维不对的,都赶忙给他引导。联合整个他们这些工人,那个对於他的老板、员外主人,都是最重要的奉献,他尽忠!

  所以王善人他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成果?他学习真的是诚恳恭顺到极点。他学一个羊角哀先生,为了道义舍生忘死,纵使有生命的风险他毫不害怕,就像孔孟之道,「视死如归,舍身取义」。王善人看了这个比如今后,十分感动,刚好他那个时分发生一件事,有一个很有学识的人被人家诬害,然后王善人他就舍生忘死要去帮那个人突围,他不怕自己会遭什么难,他就很快的,要赶去帮这个贤德之人突围。路走到一半,眼前一片光亮,他那个至忠至善的心,他的明德透出来了,后来他就能讲这些经典的道理。他学习的一个情绪是,他听一个故事,这个圣贤人的精力就跟他融成一体。诸位朋友,咱们看过《群书治要》里边多少位圣贤?咱们跟谁融在一同了?这个时分你们不能一脸茫然,咱们故事也听了不少个了是吧?咱们不说远的,说最近的就好,您看那臣子很正派,都能对他的领导者直言。咱们学到正派没有?这两个礼拜,你的上司有不对的当地,你有没有劝?假设没有,那个精力仍是没有跟咱们的故事融成一体,书是书,圣贤是圣贤,我仍是我。要解行相应才华获益!

  所以「正人务本」,咱们用十分诚敬的心来读每一句经文,获益就无量了。咱们这几个月中心在君臣之道,咱们这几节课讲「臣术」,为人臣的居心、为人臣的正路,为人臣应该尽的本分在哪里?有时分没有这些经典,或许都仅仅咱们自己想像的,会漏掉许多该做的作业、该尽的本分。咱们看「臣术」的几个纲,首要是「立节」,可以立住为人臣的节操,当然有节操也便是建立了典范,为民之典范,这是好的爸爸妈妈官,立节。所以德行是期许自己苟日新,日日新,期许自己不能有辱国家,有辱君上、领导的信赖。在《孝经》里边都着重,「言思可道」,所讲的话跟经典相应,老大众听了之后,学到东西效法他讲的道理,言思可道。「行思可乐」,所做的都是适应民意的行为;「德义可尊」,他的价值观、他的言行,为老大众所遵从效法;「作事可法」,一个领导者,做人干事、一举一动都是慎重、都是恭顺,他身边的人随时在他身上学到东西。「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他底下的部属,在他处世应对进退傍边,都学到了真实的学识。

  那一天,师长跟咱们前首相马哈迪先生碰头,马哈迪先生坐在中心,那宗教平和的代表坐在右边,师长坐在左面。当时分翻译站在师父的左面。这个方位咱们知道了,师长坐在这,马哈迪先生坐中心,翻译就直接在师长的周围,跟马哈迪先生说话,咱们觉得在这样说话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样讲可以,师长听得到,马哈迪先生也听得到。但是讨教咱们,翻译讲给谁听的?用英文讲给谁听?马哈迪先生。所以他站在这么周围说话方不便利?马哈迪先生听得清不清楚?你看咱们有时分粗枝大叶,这些都没有领会到,横竖便利就好了。学识在哪里?学识在哪?主敬存诚。什么人有学识?他的真挚恭顺不时坚持,这个人是真实学识。而不是他能背多少经,他背了许多经,对人都居高临下,那不是真的学识。主敬存诚,一个人不时诚敬对人,触摸他的人没有不被他感动的道理,他正己了就化人。所以身边的人不能感动,检讨自己的德行不行!「全国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意未至」,咱们的真挚心还没够。「全国无不可成之事,只怕愿力不坚」,咱们不能坚持去做它,全国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所以这翻译一、二句话才出来,师长立刻告知他,过来到马哈迪先生跟师长中心说话。你看,就在马哈迪先生耳朵周围讲,他听得很清楚。并且在这儿讲,师长坐在这儿,咱们在这样说话,对师长恭不恭顺?是。咱们假设不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时分粗枝大叶,都觉照不到这个情绪、行为如同有点不稳当。咱们有没有讲了哪句话、做了哪件事,觉得怪怪的?如同怪怪的不舒服,也不知道错在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分可以问问身边,您觉得调查力比较敏锐、比较有学识的人可以问一下。但是咱们要自动、乐意受教去问,或许人家才华提示咱们;否则现在都说算了、算了,别开罪他。现在人火气比较大,蒜头、葱吃得太多上火。所以的确处处留神皆学识,咱们今日不是说翻开经文了才是学习,往常眼前一切人事物浑然不知,也洞悉不到那些道理、那些奇妙之处,那就心太粗,粗枝大叶,领会不到个中的真实学识在哪里。

  所以一开端咱们这个纲是「立节」,那有几句话讲得好,「为政之要」,一个人代表国家去服务公民,为政之要,你看最重要、最底子,老先人经典里边都用本、根、要、宗,这些字不可以简略放过,「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老先人说话都是开门见山,一句话就把最中心的要害学识都点出来。咱们看一个人要当好的领导者、官员最重要的,铁面无私、清凉爱民,清与廉。所以在《增广贤文》傍边就有提到,「官吏芳规」,官吏便是指当官的人、仕人,官吏芳规,芳当然便是芳香,便是德风,芳规便是这些圣贤人,留下来好的风仪、仪轨是什么?清是清凉,慎是慎重,勤是勤劳尽力。一个为官者能做到这三个德行,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官员。咱们看清凉,再来慎重,节省,还有节省,榜首每个德行对自己必定有大利益,对公民必定有大优点。所以德行自利利他,一个人清凉为什么自利?无欲则刚。

  他没有这些贪欲十分正派,他格物的功夫很好,他不变成愿望的奴隶,他自己安闲。什么是大英雄?不被愿望引诱。什么是大丈夫?「富有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他不承受引诱,「威武不能屈」。您看他多安闲,心上都没有做过亏心事,心上正大光亮,晚上睡觉躺下去三分钟就睡著。咱们没这个功夫还翻来翻去的,假设还做点亏心事还得吃安眠药。一个人这终身最大的高兴,「仰无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胸怀坦坦荡荡,这人生的享用。咱们做了一些违反良心的事,还得想这些事都做了,该去做哪些作业才华粉饰这个过错?人生愈搞愈杂乱累死人。讲了一句昧心的话,有必要再用五句把它盖起来,盖多久?三天。持续还要再用二十句去盖,难怪白头发愈来愈多!咱们留意看,真实放下愿望的人,老态龙钟,他的皮肤跟婴儿的皮肤差不多,你们见过这样的智者没有?你们能见到是你们福报,真的!讲到这个,就很羞愧,你看我皱纹愈来愈多,所以,理有彻悟,事要逐渐去修,要真下功夫否则自己得力不了。

  清凉对自己有优点,对老大众?对老大众,老大众高呼彼苍、彼苍、包彼苍!你清凉了,老大众不必被这些贪官蠹役给役使,他们的金钱不会被他们给搜刮,老大众日子愈来愈好过。这样的好官逝世,老大众像丧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相同的沉痛,清凉。并且一个为官者清凉,他所带的部属对他肃然起敬。您看一个德行影响一切身边的人,杨家的子孙,杨家的祖堂叫四知堂。咱们刚讲完,来考试,「天知神知、我知汝知」,怎样会没人知?但你看他子孙多有福报,四代三公,四代人都做到皇帝的教师,现已到最高的权位!这么大的福报便是由于清凉。有一句话讲得好,咱们温习一下,之前应该有跟咱们讲过。假设你完全没有印象叫正常,由于还没有二十一次这正常,不要泄气。

  「吏不畏吾严」,当我写出榜首句的时分:我记住。祝贺你,你是用心记的,用心记不简略忘,由于它印在心上,入了心。吏不畏吾严,吏便是你的部属,「而畏」,而敬畏什么?「吾廉」。「民不服吾能」,老大众不是只敬服我的才华才干很强,这不是他们最敬服的。「而服吾公」,这个县太爷最公平无私,这最让老大众敬服。「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你十分公平了,老大众打从心里敬服你,肯定不会慢待;你廉洁了,你底下的部属,肯定不敢诈骗你,去做违法的作业,由于他被你的德行感动震撼住。「公生明,廉生威」,你公平无私了,你自己看什么作业是理解;你一有私欲,你看什么作业会偏颇。而你公平,老大众也会觉得你十分光亮正大。廉洁了,你的威信、威德、威严就出来了;威严不是靠说话很大声去吓人的,那叫傲慢、叫残酷之威,不是品德之威。品德之威他是由于你清凉、你十分善良,他所发出出来的一种威严。您看清、慎、勤,这清凉重要!

  慎是慎重,哪些当地要慎重?现在谈这些,咱们都知道要立节,立住节操,德行可以做老大众的典范,从哪些当地下手?从清凉。接著讲怎样清凉?俭以养廉。所以期望孩子今后是国家的栋梁,教化利益一方大众,首要你培养的孩子必定要寡欲,不能纵欲。他寡欲就节省,并且做得很天然;他纵了愿望,喜爱花钱,你再要去纠正他,适当困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就难。所以你看曾国藩先生是清朝成果最高的汉人,他说一个家要承传必定要节省、必定要节省,否则必定败。家败败在一个奢字,奢华就败;人败败在一个逸字,放逸、懒散这个人就毁了,脑子里就想入非非,什么都觉得应该给他的。人一懒散就仅仅吃、睡,睡、吃,邪念许多,叫「饱暖思淫欲」。所以一个人作业勤奋一点也是一种修行,让这些妄念愈来愈少,专心为集体、为公、为人,也是一种修行的办法。

  所以咱们看清凉是成果,节省是本源,所以教育都要找到根才知道怎样下手。从哪里节省?详细来讲食、衣、住、行、育乐够用就好,不要去浪费这些物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浪费东西便是浪费自己的福报,叫暴殄天物,哪个东西不是天物?一切东西不都是六合发生的吗?都是天物。咱们看这书,它是树做成纸,你去浪费它,便是浪费六合的化育,底子就不感恩。所以咱们教育孩子从心上,还要从整个日子的细节来建立他的德行。包括孩子早上洗手、洗脸,洗完的水倒哪去了?是流掉了、仍是冲马桶?就从这一滴滴水他都不浪费,他一内化了,他不知道那一颗居心就帮自己造了多少福。节省者有福,节省的人有福,福生於清凉、节省,节省的人原本他射中只需六十岁,但是他很省著花,到六十岁的时分他的福报还没花完,延寿二十年活到八十岁。现在的人是原本有八十岁的命,花钱花得很凶,都要穿名牌的、要吃名牌的,花花花到五十岁的时分福就花完了,成果禄尽人亡。一个人的福禄悉数花完,老天爷要把他收回去,折了三十岁由于他奢华,这个作业在许多前史傍边都有记载。人不明白事,真的很不幸,不能责怪任何人,他们不明白,都在浪费自己的福报。

  咱们再温习一下,《德育古鉴》里边讲到的,一位陈良谟先生他们的家园有一年旱灾,他们那个区域有塘坝,所以旱灾其他当地都很严峻,它不严峻,没什么丢失。但是当地的官员申报:这个当地悉数是灾区,免税,他们那年捡到了不必报税。隔一年,旱灾之后最简略来水灾,隔年水灾,他们那个当地地形比较高又没淹到,然后又申报灾区,又不必报税。两年都不报税,是福仍是祸?你们怎样知道?不要吓我,你们都料事如神。《老子》说「祸福相倚」,一个人没有德行的根底,福来了、财来了,对他来讲或许是大祸临头。由于两年都捡到这个命运,通通没有交税,积了钱,其他区域都是灾区,就把许多东西都变卖了。谁买?他们买,那个区域就剩他们比较有钱。成果一有钱、一买东西,开端增加一种虚荣,就浪费。

  成果一浪费,陈先生就说咱们这个区域的人,太严峻了,有一些姓氏的人或许会断子绝孙;咱们陈姓好一点,也免不了灾祸。果不其然,过了几年,真的他们那个当地,几个姓氏感染瘟疫,最终子孙都死光。他们陈姓还好一点,没有这么样的浪费食物,但是仍是发生了一些火灾、一些小灾。这是几百年前留下来的真实故事,告知咱们,这个道理现在就看得到。咱们看欧洲几个国家破产怎样破的?浪费。十几年拼命向全国际借钱,花花最终什么成果?全国破产,不是一个人破产。不是一个人不明白事,这个年代不读咱们的圣贤书是全国都不明白事。请问咱们,金融风暴怎样来的?不便是奢华吗?奢华到最终又想花许多钱,就想那有白吃的午饭,想那些商业金融产品买空卖空,他都不必花什么力气就可以赚一笔钱,最终就骨牌效应,相关出这些不合法产品的银行全倒掉。

  但是咱们留意,美国建国多久?两百多年,同仁堂还多它一百零七年。你们不听同仁堂的,你们不听中华民族五千年这家老店,你去听两百多年那个店。这个年代最大的灾祸损失民族自决心,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损失民族自决心是好听,叫「数典忘祖」,连先人都看不起。所以那些浪费到极处的国家,很或许亡国。咱们还好,还留了一些根,但免不了有灾祸,赶忙改正、赶忙回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以这传统文明重要。咱们知道一个浙江的企业家,咱们介绍《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给他读,里边有许多行善得善报这些故事。成果他《太上感应篇》读完,他跟我说,我从头读到尾,那些恶事,我如同没有一件没做的。我很惊奇的看著他,我说你现在还活著,代表你祖上的德真实厚得没有办法描述,你这么浪费你还活著,你不能再浪费了。但是咱们看,整本过错行为,基本上全都干完的人,一回头不得了,他的职工通通都可以学经典,他们的企业办课程,让广阔的各行各业来学,浪子回头,真的是金不换。

  诸位朋友们真理在哪?就在现在的家庭、社会、国家去调查,就看得很清楚。你看许多欧美名利主义之下的国家,他们终身负债,还没挣钱就花钱,天底下哪有这个逻辑?几千年来,你听过哪个先人说先花钱再挣钱?没钱还花钱叫无耻,连点羞耻心都没有,你没有那个钱还装阔。老先人又告知咱们,「欲似深渊」,你那个愿望一翻开,哪有说好,我这个月花二千就好了。真的吗?一花,好,二千必定花到二千五,二千五就好了花到四千。大学生还没挣钱,信用卡就好几张,你说他操控得住他花钱吗?不是常常回家:爸,我没钱了!他那个钱都是伸手牌的,都不是尽力牌的,是伸手牌的。所以现在贵族许多,叫做月光女神每个月都花光光;叫啃老族,都是啃白叟的退休金叫啃老族。

  你不能怪他们,你没教他节省,他奢华叫正常,他节省叫不正常。诸位朋友,你现在发现年轻人很不正常,请告知我一下,这些人很特别,今后要扛起民族文明的弘传。他必定有来历,他的爸爸妈妈必定不简略,他们的家道必定有传承。否则在整个名利社会虚荣的习尚,人比人的这种状况之下,他竟然可以这么俭朴那不简略。真的可以念一首诗给他听,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简略,淤泥中的莲花。为什么他开得出来?他有免疫力。他免疫力从哪里来的?从他家庭把他的德行扎下去了,他才华有这个免疫力。所以不能再耽搁在这些貌同实异的过错价值观,跟思维傍边,要回归到五千年的真理。人生的磨难一句话说透了,叫「不听白叟言,吃亏在眼前」。

  清凉、慎重,咱们一看到慎,心周围一个什么?真。诚心的人慎重,为什么?他不能放纵他的这些习气。而你看慎重的人,他处处设身处地,深怕自己做错了会误到他人、伤害到他人,所以他慎重。慎重从哪里开端?孝顺爸爸妈妈,身有伤,贻亲忧,你说他一言一行能不慎重吗?古人羊肠小道不走,为什么?怕风险。忽然刚好百步蛇出来,不小心丧了生命,爸爸妈妈一辈子遗憾。再来,不游水,不在大河里游水,你看我就不行慎重,说话不周详,这句话假设不补回来,或许出去游水池的老板就要来找我算帐,所以你看说话不简略,谨言慎行。慎重,身有伤,贻亲忧,一切德行的根都从孝心傍边出来,叫「百善孝为先」。有没有朋友要试试看,我觉得哪一个德行不是以孝为根,您现在立刻可以举手,你不举手就要信任我,当然信任是不能用逼迫的。慎重,德有伤,贻亲羞,一言一行都怕有辱爸爸妈妈跟先人,你说他能不慎重吗?

  咱们深深去考虑,对这句「百善孝为先」,那种决心、认同更高。认同度到达完全,他人不教,你是如如不动,必定从孝开端教。孔子便是这么教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要从这儿开端才是抓到底子。但是咱们看现在全国际的教育,哪个当地把孝排在榜首位?假设不是把孝排在榜首位,这样的教育叫什么?本末没有把握正确的教育。所以教出来,在家不是孝子,在单位不是忠臣,给家庭、社会、集体不知道又要带来多少烦恼。咱们接著看,慎重,在哪些当地慎重?处处要慎重。您看《弟子规》自始至终,都是教慎重的情绪,「非圣书,屏勿视」,慎重维护这颗心不要受污染,所以看不要乱看,「蔽聪明,坏心志」。听不要乱听,「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斗闹场,绝勿近」。只需会污染自己的清净心的通通要避免,这叫慎重,邪念会污染自己的都不能起。所以颜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违反品德的行为不能做,违反品德的想法不能起,非礼勿动,这个告知咱们慎重是什么?自爱。爱自己不让自己蜕化,不让自己变愿望的奴隶真实自爱。

  一个人自爱了才有或许爱人,一个人自己习气一大堆,怎样爱人?当妈妈的习气一大堆,孩子悉数都复制了,都学了,那是害了孩子一辈子,怎样爱他?咱们不先自爱,不先成果德行、提高德行,怎样或许用正确的思维观念去爱咱们有缘的人?你看这个道理是什么?「正人务本」,又回本,处处都要回到底子,咱们才华真实把道理遵循明晰。有一次子路、子贡、颜回跟夫子在一同,夫子问三个弟子,什么是智者、什么是仁者?子路讲了,「仁者使人爱己,智者使人至交」,仁慈的人可以让他人也爱他,才智的人也让他人了解他自己。接著子贡说了,「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这是子贡讲的,感觉认知如同又提高了一个境地。最终是颜回,颜回说「仁者自爱,智者自知」,不自知怎样知人、不自爱怎样爱人?这跟《老子》讲的相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这些案例,不时让咱们回归到本上面来。

  所以慎重、自爱,从言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看的、听的、说的,咱们留意,一个人德行升跟降,联系最大的是嘴巴。请问咱们,咱们一天讲几句话?咱们有没有去算过?我今日算了,我讲了五百零六句。真的,咱们想我今日假设讲了一千句话,都是好话,请问咱们这个人今日福报增了多少?假设一千句,有八百句是欠好的,他今日德行下降,福报也折损。所以处处是利益人的话、鼓励人的话,每天积功累德;每天讲指责人的话,每天讲鼓唇摇舌的话,乃至讲尖刻的话,讲出去让人家都想要跳楼自杀了,这叫一句话把半生的福报都折掉,那不得了,那一天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慎重言语,老先人说的,「言多必失,病从口入」,都是慎重。

  咱们今日吃了什么才来的?有没有根茎枝叶花果全吃了,包括青黄赤是非色彩都吃了,均衡饮食,道法天然。吃得愈精美身体愈差,你看《红楼梦》里边林黛玉的身体欠好,由于她太富有,她都吃白面没有吃全麦面,她都吃白米没有吃糙米。你看人不明白道理倒置,有钱人病一大堆,由于他吃错了。你看从前人都吃番薯,现在有钱了不吃番薯,不知道那是好东西。那个东西全营养素,里边纤维素许多,肠胃给你清得干干净净,你不吃它;然后去吃一大堆太精美的,肠胃都出问题。所以现在这个年代的人,不从经典去了解道理,真的不知好歹,好坏分不清楚,话怎样讲,东西怎样吃。话怎样讲、东西怎样吃三两句讲不完,下一节课再讲。谢谢咱们。

 材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群书治要360》学习共享  蔡礼旭教师主讲  (第二十九集)  2011/10/1  马来西亚中华文明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