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放生,从金刚阴间中也能得摆脱。在大藏经中有一公案:“曾于印度,有一外道名为赤建,欢欣食肉饮血,杀生上万。以此果报,身后径堕十八阴间,后生金刚阴间,每片刻中感触百死百活,受无边苦楚。尔时,阿难陀观见其不净众生之苦,白佛陀而言此事。佛告阿难:此人在世喜食肉血,现即受杀生之报。复次阿难恳求阎罗法王言:于此人有何摆脱之便利?法王答言:若欲此人从恶趣中得摆脱,于此人世,当作很多放生。次后此人因阿难为之广作放生,即从金刚阴间中摆脱也。”
早年舍卫城有一富有人家,生了一个具各种相好的儿子。有一天在河滨,因快乐而互相争抱此子,忽然失手掉入河中,遭一大鱼所吞,在河下流的一户无子女的人家网到了这条大鱼,翻开鱼腹时,见有一活生生的小孩,遂快乐抱起,将其养大,长大后落发,证得了阿罗汉果。众弟子问释迦牟尼佛,何以此小孩掉入河中不死,佛说,往昔毗婆尸佛叙述断杀放生的积德行善时,有一施主,立誓戒杀放生。此施主因而在生生世世中感得身色端严,即便落入巨鳌口中也能安定抽身,并在此生证得阿罗汉果。
曾经有一施主常常供养一塔,名观音塔。施主无子,一日在塔下立誓,如不赐给我儿子,则将炸毁此塔。塔里的神人十分惧怕,但又无法使其生子,便往帝释天那里恳求,帝释天乃派一将死的天人投胎。此天人因欲往人世落发,不肯转生到这施主家,帝释天容许如投胎后爸爸妈妈不让其落发,则极力相助。所以这天人便投胎到施主家,长大后爸爸妈妈公然不许其落发。这天人转生的小孩想,得此名贵人生若不能落发,则无甚含义,便想自杀。但跳河时,河水倒流,跳崖时,亦不能死。其时国王的法令很严峻,便又成心作匪徒,使己被捕,但执刑时射出的弓箭,都逐个回来,国王很吃惊,向其道谦。后在国王的协助下,其家人总算允许他落发,不久证得阿罗汉果。佛陀告知众弟子此人的宿世缘由,因曾经他曾救过一个即将被杀的人,因而在五百世中不受害怕,地水火风也不能加害,并在此生证得阿罗汉果。
放生是无畏施舍,如云:“无畏施舍即放生”,又《念住经》云:“全部律仪中,生善趣之胜因,便是施命戒。”《放生积德行善论》云:“若欲善趣之乐,放生能得人天福报;若欲自得寂灭,放生即得声闻罗汉果;若以菩提心所摄,放生则成佛果之因;若愿上师住世,放生即能感得上师持久住世;若欲自己长命,放生成为殊胜长命法;此有无等之积德行善。”
放生也是往生净土的主因,《寿无量光积德行善庄重经》说十种往生因,此十种因虽有不同解说法,但放生及劝人放生多被解说是其间二种因。
又据《中阴教言辞》,此生放生,到中阴时,其所放之众生会来到面前为你引接指路,而往生自己所欲的净土;若杀生,则其所杀之众生,彼时会显现为极为愤怒,而致使自己被强力引进阴间中。
常常放生的人,能当即往生神仙世界,如藏地恰美仁波切毕生劝请别人放生,圆寂时直生西方极乐刹土。在汉地宋朝永明大师,往常买鱼虾等精进放生,后来以此积德行善力,其已往生神仙世界,证得上品上生,此类故事皆为许多前史所记载。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榜首积德行善
学佛为成佛,专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搀杂,乘佛大愿力决议往生净土
在此悔过我所犯的全部恶念恶口恶行,悔过我所犯全部邪淫重罪;愿共享此文的全部积德行善,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悔过,若有积德行善,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