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忠信
蔡礼旭教师
人与人共处,运用频率最高的是言语。因而,言语是否能忠、信,会影响一个人的居心。何谓忠?“忠”是会意字,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代表心不能偏颇,不能自私自利。心一偏颇,就会损己又损人。反之,心不偏颇,则能铁面无私,处处替人着想。
“信”是会意字,代表人言,表明话一出口,就一定要恪守。《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孔子也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假设没有信誉,就很难在社会上安身。孔子的教育有四个要点: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为何言语仅次于德行?因为人与人的互动与往来,言语运用的频率最高,因而学习说话很重要。
古人说话时,都是言而有信、出言如山。“信”,除了守信的含义,别的一层意思便是信义,包括道义、恩义、情意,用现代话讲是责任,便是做人的本分与责任。尽管没有付诸言语,却时间不敢忘。这样去了解就可以把“信”的意思解得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