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蔡礼旭教师
咱们刚刚念到的这一句“闻过怒,闻誉乐”,假设咱们是听到过错很气愤,他人称誉咱们,咱们就洋洋得意,假设咱们是这种情绪,能不能赢得朋友的信赖?就很困难,就会形成“损友来,益友却”。为什么损友要来?由于他很清楚,只需给你几句美言,你就会颠三倒四,到时分他就有隙可乘了,所以损友就来,益友就退了。益友为什么会退?由于这一些有德行的人,他很清楚他做朋友的本分一定要直抒己见。你有缺陷,他一定会很正派帮你提出来。当你不能承受的时分,他只好先怎样样?先避开。由于他假设不避开,你常常看到他,也会让你生烦恼,所以他为了不让你生烦恼,他只好先脱离一段时间。等你真实肯承受了,肯接收他的雅言、他的奉劝,他才会再回到你的身边来。
那人喜爱听好话仍是喜爱听正派的话?听好话。那这个习气从什么时分开端?所以这种“闻誉恐,闻过欣”的情绪必定要从小扎起。所以咱们中心教师在教这一句的时分都会提示小朋友,今日他人把你的缺陷讲出来,就好像你的脸上刚好有一个黑黑的东西黏在上面,这个时分他人告知你,让你能够把这个污点尘垢去掉,那你应不应该感谢他?那当然应该。那当他人指出你的缺陷,就好像去除你脸上的尘垢相同,那你当然需求跟他道谢。所以这些小朋友跟小朋友之间,只需同学把他指出缺陷,咱们接下来就会听到一句很美丽的话,他会一个鞠躬,跟同学讲:谢谢你,指出我的缺陷。当这个孩子关于他的缺陷又有所改动,咱们教师又当令的鼓舞他,“过能改,归于无”,那他就更欢欣去好好把他这一些缺陷批改过来。所以从小扎了这个根对他终身都有很大的好处。
“闻过怒,闻誉乐”,就想到一个宋朝的故事。宋朝有一位大文豪苏东坡,他跟佛印禅师是好朋友,常常两个人都会互相切磋学识。有一天刚好苏东坡觉得他的境地很好,就写了一首诗,诗上写到“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安坐紫金莲”。他觉得他现在的境地很好,连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清凈心。诸位朋友,哪八风?这个八风便是许多咱们人生境地的检测: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这个利便是你很顺势的时分、很顺利的时分,衰是衰落下来,然后苦,遭受痛苦的时分,或许很欢欣的时分、很乐的时分;往往人一苦就会天怒人怨,人一乐就有或许乐极生悲,所以这一些境地都在检测一个人的涵养。接下来是称誉,或许就洋洋得意。讥,他人对咱们讥毁,咱们就很气愤、很不舒畅。还有毁誉,毁是诽谤,是诬蔑咱们;誉,当咱们有很好的声誉或许又会起了贡高我慢。所以苏东坡觉得这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心境,他都能够坚持清凈,所以写了这一首诗要送给佛印禅师。
成果佛印禅师看完,就在信上写了一个字,写了一个“屁”字,就让他拿回去。成果苏东坡或许本来等待佛印怎样答复他?他或许想说:从速称誉我一下。其实八风动了没有?动了。想要人家称誉、想听好话。成果看了之后,他很气愤,十分气愤,就从速赶到佛印住的当地,成果一到他的门口,门是关的,写了两行字,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来了。所以苏东坡一看很羞愧,就脱离了。所以咱们要不时观照自己是不是也八风吹不动,不时从起心动念把咱们这一些欠好的习性去除去,才不会犯“闻过怒,闻誉乐”的这种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