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
(大日经卷六)
说菩提性品第廿四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摘要
此品是阐明菩提心的特性及妙才智,可由菩提心所现。
◎比如十方虚空相,常遍全部无所依:
菩提心的体性就好像虚空之相,恒常遍全部处,没有所依托者。
‧常遍:恒常不变。
◎如是真言救世者,于全部法无所依:
本尊化佛可持咒入空,空性中闪现全部法。此处是指度生所用的各种法,也是由空所现,此乃属相用。
‧真言救世者:本尊化佛。
◎又如空中诸色像,虽可现见无依处:
菩提心亦如虚空中所现的色相,虽可见到色相但却是无实践可依托者。
◎真言救世者亦然,非彼诸法所依处:
本尊化佛也是如此依空所现,不是能够依某种法能够闪现。
‧诸法所依处:执诸法当实有;有执着。
◎人间建立虚空量,远离去来现在世:
人间所说菩提心,相似空间如虚空无边、无方向、无时刻也没有曩昔、现在、未来。
◎若见真言救世者,亦复出过三世法:
若真实已见真言的修行者,应该超逸曩昔、现在、未来三世。
◎唯住于名趣,远离作者等:
菩提心只要化名,只要认识心的了解。它实践上远离能作、所作者。
◎虚空众化名,导师所宣说:
大毘卢佛所说菩提心,也是虚空中的各种化名相,这是类同言诠真如(如彩虹、空花等)。
◎姓名无所依,亦复如虚空:
其姓名无实践亦如虚空。
◎真言安闲然,现见离言说:
菩提心真言成果者亦然。成果现量见证,离全部言说。
◎非火水风等,非地非日光,非月等众曜,非昼亦非夜,非生非老病,非死非损害,非剎那时分,亦非年岁等,亦非有成坏,劫数不可得:
以上各种相、妄念皆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不生不灭。
◎非净染受生,或果亦不生:
菩提心不是心清净、不清净可生出,也不是修成的果所成。
◎若无如是等,种种世别离:
若没有以上所说的妄心及在各道中现出各种的别离心。
‧种种世别离:每一世在不同路中的别离心。
◎于彼常勤修,求全部智句:
在生生世世中修持,是能够到达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