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六.三三昧耶品第二十五文言注解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


(大日经卷六)


三三昧耶品第二十五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


摘要
此品是发愿度生的悲愿,令众生皆能于空性中修菩提心叫三三昧耶句,要修成菩提心须守三昧耶戒。


尔时执金刚隐秘主白佛言:「世尊!所说三三昧耶,云何说此法为三三昧耶:
执金刚隐秘主请示,为何说此法即为三三昧耶?


如是言已,世尊告执金刚隐秘主言:「善哉!善哉!隐秘主!汝问吾如是义。隐秘主!汝当谛听善怀念之,吾今讲演。」金刚手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佛言:「有三种法相续,陛E椄衈野矷A名三三昧耶:
有三种法是相接连的,除业障时会相应发生,叫三三昧耶。


云何彼法相续生:
是那三种法相会接连发生。如下所阐明。


所谓初心不观自性,从此发慧照实智生,离无尽别离网,是名第他心菩提无别离正等觉句:
榜首、要观「妄心观不到自性」;指妄心修行见不到自性。 
第二、要发愿摆脱求空慧。实相才智是可由空所生;此才智指五智。 
第三、照实智生,离无尽别离网。 
若实相才智发生,要离妄念到尽无所尽的第八识。 
是名第他心菩提无别离正等觉句:此句是指第八识中月轮为第他心,由月轮可证到菩提心及佛的正知。


隐秘主!彼照实见已,调查无尽众生界,悲安闲转无缘观菩提心生,所谓离全部戏论,安顿众生皆令住于无相菩提,是名三三昧耶句:
若修行实证如上述,即可调查到各界众生。由良心滚动,自空性生出大悲心度众生,离认识心无意义的言辞、守戒律、发愿度众生,使众生皆能安住于空性中。发愿度生的大愿即为三三昧耶句。


复次隐秘主,有三三昧耶:
再次隐秘主!有三三昧耶法。


开始正觉心,第二名为法:
榜首要有正觉心,第二要有正法。


彼心相续生,所谓和合僧:
心法和合相应。修行菩提心的修行者叫和合僧。


此三三昧耶,诸佛导师说:
此三三昧耶为诸佛导师所说。


若住此三等,修行菩提行:
若以此三三昧修行叫修菩提心的修行。


诸导门上首,为利诸众生:
以利益各类众生而修成某一法门。


当得成菩提,三身安闲轮:
当修到菩提良心时,法身、报身、应身由良心安闲轮转而出。由此法门入利益众生。


隐秘主!三藐三佛陀安立教故,以一身加持,所谓初变化身:
为使修行者安立于良心,故加持本尊,使本尊开始可变成化身(化佛)。 
‧一身:本尊。 
‧化身:化佛


复次,隐秘主!次于一身示现三种,所谓佛、法、僧。


再次,隐秘主!其次于一身示现佛、法、身三种。


复次,隐秘主!从此成立说三种乘,广作佛事,现般涅槃,老练众生:
再次,隐秘主!此化身修行者能够依三种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广作佛事,现涅槃(幽静)老练众生;教化众生发心成佛。


隐秘主!观彼诸真言门修菩提行诸菩萨若解三等,于真言规律而作成果:
隐秘主!若以各种持咒真言修菩提良心的办法,已是学习菩提道修行法,此修行者若已了解三乘,依真言规律修持就会有成果。


彼不着全部妄执,无能为妨碍者,除不乐作、松懈、无利说话、不生决心、积集资财者。复应不作二事,谓饮诸酒及寝床上:
平常修行者要不着全部相,则没有度生妨碍。除掉不予众生乐利行为,松懈、不精进、无利益别人的说话,不生决心、积集财富者。还有二事不能作,即犯酒戒及淫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