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三界轮回与无法回净土的原因
药师山紫云居士
前语
每逢同修说起:「某某同修修行很好,怎样会中风?」或「某某同修怎样会事故?」……。或当事者常会诉苦:「这种工作怎样会发生在我身上?菩萨为何不保佑我?」家眷也会说:「学佛与不学佛也没有什么不一样阿!」(请参阅本文「故事」跋文)。也有同修说起某某同修事故时,由毁损得不堪入目的车体中爬出逃过一劫,真是命大、菩萨保佑,学佛真好!也有同修的家中有八、九十岁的白叟家,仍请求身体健康,期望长住人世,若稍有病痛,仍想尽办法为其求延命、延寿的观念。
比如以上种种行为咱们应该怎样面临?人关于生命、寿数的认知观念真实有待加强,一般人不知「无常」如影随形、生命藐小软弱,一口气吸不上来生命即告终了,除非在此终身中,能以有限的身命修法身慧命,使「寿」能永住而超逸三界轮回,安住空性常、乐、我、净幽静法性之中或永住净土,那才干永保福寿健康。即便终身之中无法修行彻底有所成果,却也可照实了知自己多生多世永续的在修行,终有一日可成果法身慧命。 <p<>下列为一些佛法知见与观念,愿供给有缘者参阅:</p<>
(一)《佛说见正派》的开示
为什么往生者均不再回来讲述他所去的当地?由于没有修行的三界众生是无法脱离轮回,生命之生、老、病、死依业力轮回不止。肉身是地、水、火、风四大缘由和合所成,生灭变异、成住坏空接受缘由果报,由三界因果律的履行所操控,无人能够违逆。
但「寿」能够无穷尽,只需修行者以有限生命的人身修入迷识见光亮、了脱存亡,可了知三界或个人的曩昔、现在、未来,一起能说入迷识是有色彩、巨细、长短。凡夫是由于通过中阴身及六系闭,使人不能记住曾经所做之事,只能依业缘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存亡不止。
(二)《八大人觉经》的开示
「生命无常,疆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由此修行人应了知,生命是随时会因无常而命终。
(三)修行的重要
须实修处理自己心里的问题方可了脱存亡、出离三界。请参阅《释尊名贵经教》,以下罗列一二。
1.释尊以一大缘由入人世费时四十九年说法许多、开示许多经典,其中最特别的便是教训众生摆脱法以了脱存亡入空性,期望众生都能觉悟不再迷真入妄,能由体悟人生苦短而修四圣谛、观十二缘由、修大乘法……等以了脱存亡、超逸轮回,不再沉沦于三界六道中。
2.释尊开示的实修经典以《圆觉经》、《金刚顶经》、《无上依经》……等属修行成佛(涵盖上求佛法了脱存亡及出菩提路下化众生渡生成果)的无上密意经典。
3.释尊开示的净土经典如西方《阿弥陀经》、东方《药师经》或其他阿閦净土、兜率净土……等经典对咱们都很重要。有净土根器的众生,修行以净业三福求生净土,如《观无量寿佛经》中开示韦提希,以十六观修行能够投生净土,或以上、中、下三品求生实报土或边缘化土等持续修行……。各种经典不乏其人,众生根器不同教授办法不同,然以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为十分便利及谨慎的法门(净土法门也是修行摆脱及渡生的便利法门)。
一、出离三界以实修为要
脱离三界是大事,谈何容易!这么多的修行人能脱离三界者有几人?笔者愿借此一角讨论其原因。
修行面临的无明、习气、因果、业障、怨气、五情、五阴炽盛……即四难、四障、四惑等,都是咱们需求花费长时间去战胜的问题。依经典所说,需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的心念改动才干成佛,若以修行次序则需要历经五十七阶位才可修成佛,若以欲修行了脱存亡来说,也要到初地才干到达不退转位,如此才干持续在菩萨道上战胜一些劫数,历经无有存亡(消除微细烦恼)阶段直至八地,十地渡生时能学习如幻及安闲无碍,心性安住光亮相等、任运安闲、游戏神通、变幻无量(化佛),在十方国际中学习协助有缘众生出离三界。
佛以相等及无量慈悲心放光加持全部众生,但众生自己若有烦恼垢障隐瞒,则无法遭到佛力加持,因而众生只要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存亡苦楚无量,致使终有一日会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是我?我究竟做了什么孽而受此果报?」心里哀怨悲啼苦楚不已、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此刻若能回心转意,到佛前诚意礼佛、供佛或求助观世音菩萨,以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有求必应」,必定能引渡回佛门遭到救助,方可有摆脱之法!
二、由《无上依经》看三界中的四种惑、四种惑障、四种障、四种难、四种存亡(因在人世无法的问「为什么?」可在此处了知一二)。更须改动自己的心态面临四惑、四障、四难,更正修行办法来处理问题,自可不受存亡果报。
(一)四种惑(障菩提果)
1.弃背大乘法。
2.邪执我见。
3.畏存亡苦。
4.不行利益他众惹事。
(二)四种惑障(不能证得如来法身无上菩提)
1.弃舍大乘是阐提障。修行信乐大乘真法除阐提障。
2.于全部处谬执我见是外道障。修行般若波罗蜜法除外道障。
3.于存亡中厌畏疲极是声闻障。修行破虚空三昧门除声闻障。
4.背利益他小事为足是缘觉障。修行大悲除缘觉障。
(三)四种障
1.生缘惑(无明生业)。
2.生因惑(无明住地所生诸业)。
3.有有(无明住地为缘由,起无漏业得三种意生身,起有漏业得三有色身)。
4.无有(缘三种意生身,不行觉知微细堕灭。即尚有微细烦恼未消除而入三界轮回)。
(四)四种难
1.烦恼难。
2.业难。
3.生报难。
4.过错难。
(五)四种存亡
1.便利存亡(因无明烦恼所引起的便利存亡入三界,如烦恼难)。
2.缘由存亡(因善恶业报所引起的缘由存亡入三界,如业难)。
3.有有存亡(因修有漏业、无漏业所引起的有有存亡入三界,如生报难)。
4.无有存亡(因修无漏业但仍有微细烦恼没有消除的过错所引起的无有存亡入三界,如过错难)。
(六)修行办法
可成果永住净土:
1.全部烦恼依处断行(断除无明业障)。
2.虚妄行灭除(妄念不起)。
3.意生诸阴已除(五蕴归空)。
4.全部烦恼诸业难、生报难永尽无余。
5.断除全部微细烦恼、习气。(总归即依其他修行须灭除无明、习气、因果、业障、怨气、五情、五阴炽盛……等)。
三、修行办法
1.净土办法:修行者以《净土五经》、《圆觉经》…为依归,修行至烦恼永尽(指情缘已无的阿鞞跋致)才干永住净土。
2. 小乘法:修四圣谛、观十二缘由……等。
3.大乘密法:修各种三昧、禅定、十般若、如幻、神通、渡生便利法、全部种智成果。
四、笔者对「无法回净土之原因」的一些认知
1.五情重:对家眷亲属黏着亲情,且执着情爱以为实有致使因攀缘而广造情缘。
2.习气重:执着人世名闻利养的习气过重。
3.人世执着(痴迷):以人世法执事求功名利禄,并以此夸耀人生的价值,忘失净土清净心。
4.邪见:执着外道邪见,如信任算命、星座、命运、神我……等,不知诸法如幻,不能证悟良心、空性、如来藏,不能照实了知净土的本相。
5.福报少:自私自利不做公益、不回馈社会,只贪心个人享用,核算个人利益而不利益别人,只做一点点的有相福报就自以为傲。
6.心恶(负面主意多):因善种少,做任何工作皆存有过火、顽固的心态、负面心思多。且受骄慢、卑鄙慢及嗔恨影响,所行之事皆倾向三恶道的行为,致使无法回净土。
附注:往昔所作诸恶业深化名色中,今天所受果报或许会在禅定中逐个闪现(《金刚经》所云之妄念),修行时需花费很长的时刻战胜此现象。并非所有人皆有才干以定力限制妄念,此刻能够长时间用悔过法及正向学习,使名色中的名相渐改动。
五、修回净土的办法
因发心及修行后对「心」的体悟层次不同,所回之净土亦不同。若仅朗读「阿弥陀佛」仍不行,此仅仅求生净土罢了,笔者将回净土的层次分为下列几种:
1.发心回净土:仅仅初发心想回净土罢了,边缘化土都不必定到得了。
2.求生回净土:神往净土清净,对人世事感到厌烦,因而想回净土,须专心净信方可回净土。
3.带业回净土:自认业障不少而开端修行念佛、禅定、消业。不敢奢想回实报庄重土,只想到边缘化土(凡圣同居土)即可,但净业三福不行少。
4.长住净土:情缘对长住净土有很大的影响。如天人界不再有情缘的众生,为净土天人清净群众住花苞。菩萨正八地修行者无情缘等可长住净土,入浮屠中修行。十地菩萨住处为实报庄重土的大宝阁中,安住大宝莲花上。空性修行者住常寂光土。小乘住便利有余土。
5.自建净土:菩萨学习佛的大悲心,以慈、悲、喜、舍心将福种、智种应用在树立小小的净土,紧靠着佛的大净土,如此亦可学习接引众生回净土,此净土也分常寂光土、实报庄重土、便利有余土、凡圣同居土。
六、总结
三界六道轮回依法界公平性履行,依业报因果引渡于各道中的确勿疑,唯有学佛、求佛,修行方有时机住在佛的净土中,即便仅仅凡圣同居土也欢欣。
1.凡夫:若不修禅定、三昧、不解开心里种种烦恼,那种修行仅仅小小的人天福报,无法了脱存亡,仍会落入三界六道轮回。
2.修行人(包含小乘、菩萨道修行者):因修有漏业及无漏业(微细烦恼),仍有生报难及过错难,在此三界内了却因果业报,但仍受重罪轻受果报。
3.大乘修行者(佛身入人身):如释尊以等觉身来娑婆国际,是以愿力来人世渡生。l
‧大菩萨:具有八地菩萨果位,以人身来人世渡生,福报、智种修成满意、具足成佛要件,预备回净土成佛。l
‧小菩萨:初地至六地菩萨来人世以修六波罗蜜,处理情缘、怨气、债款、学习渡生,以备资粮期许佛道满意成果。
一般要超逸三界须正八地修行者,五情问题已了,由此不再存亡轮回,才可修全部种智成佛或虹化成果,再来人世随缘渡生。如此才干真实安住三昧、安闲无碍、相等广阔、无量无边、以游戏神通变幻入十法界各道中渡生。
在三界六道的人道中有释尊所留下的经典开示教法,在人世修行福报累积快速,若爱惜名贵人身好好修行,能够修成佛身,不白费来此人世一场。
若有发大愿,愿生生世世在娑婆国际渡生的修行者,更应该修持一些人世特有之法,如良心不染着、如幻法、渡六道有情众生的便利法及转生体系修持法,如此可生生世世在娑婆国际学习佛菩萨的渡生便利法,为众生服务,直到成佛,此为不行多得的大悲心菩萨道的菩萨。
最终愿人人都能在此人界以人身修成法身、在人界可修回净土、众生皆可回净土、众生皆能修成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共入佛道。
七、「故事」跋文
1.阿华此生五十岁时在道场皈依三宝,开端护持道场、研修经典、慈悲义诊、白叟关心、重视幼教、守戒律、改动自己行为……等,深为道场中人所关爱。在六十五岁退休时,某日因高血压脑血管堵塞,在家中昏倒,送医住院,现在已清醒逐步恢复中。
2.阿珠其母长时间茹素,常在道场中念佛,晚年得痴呆症,行为奇怪,家人置疑以为「念佛也不能永久保佑白叟健康!」。
3.小倪祖母八十六岁,长时间茹素、念佛、供佛、供僧,晚年大病九霄醒来后不再拜佛,行为反常,家人置疑:「为何佛不保佑?怎样回不了净土?不是说念十句佛号,即可回净土吗?」
4.某某大师晚年时全身插管,不显瑞相,是否修行有问题?
5.某某同修祖母九十五岁,往生时仅仅一睡不起,没有病痛,是否去了天国或净土?
6.某某同修才三十五岁,工作为工程师,却得了癌症,常自问:「为什么是我?」
以上提出几则往生者其时的现象或沉痾闪现的症状,但人世人说法多种,随声附和,对学佛的效益充溢各种疑问,此因牵涉宿世因果、业力,非一时能倾诉清楚,若还有疑问请参阅《无上依经》:四种障、四种难、四种存亡,勿再诉苦及疑问。
从头到尾,法界公平性仍在三界六道履行,请提前修行莫踌躇!